,身上只觉一片寒冷,在梧州时,岳父林若甫便提醒过他,为了一个足够诱惑乃至有些绚丽的目标。大宗师们也许会很自然地走到一起。
范闲的嘴里愈发的苦涩,如果事态真的这么发展下去,这大东山上哪里还能有活人?可是难道皇帝最开始地时候没有预计到这种局面?他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皇帝的面宠,发现皇帝的脸色有些阴沉,夜色中的瞳子闪着火苗……
他不敢再继续思考这些问题。在脑中极快地分析了一下眼前的局势,大东山之局胜负未知,但如果陷入僵局,京都那边则有问题。自己必须将陛下还活着的消息带到京都,带到太后的身边。
就算陛下死了,自己回到京都,也必须让太后相信陛下还活着。不然以太后这种政治人物的判断,一旦得知陛下死亡,她肯定会选择让秦家拱卫太子登基,稳定庆国朝政。
皇帝是她地儿子,如果有人想要伤害皇帝。太后一定不会允许。但如果皇帝的死亡成为即定事实,身为皇族的最长一辈,太后必须要考虑整个皇族的存续和天下的存亡。
所以不论是从自身地安危出发,还是从京都的局势出发,范闲知道皇帝的安排很正确,自己必须带着陛下的亲笔书信与行玺回到京都,稳定局势,以应对后宗师地时代。
是的。后宗师的时代。大东山一役,不论谁胜谁负。肯定会有那么一两位大宗师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他沉默地点了点头,说道:“请陛下放心,京都不会出事。”
皇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此去道路艰险,你要小心。”
范闲微怔,本来在他内心深处对于皇帝先前说言“朕四个儿子”一语颇多冷讽与自嘲,不料却听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心尖柔软了些许。
系好腰带,确认身上的装备齐全,范闲从一名侍臣的身份迅速转变成为一名九品的黑夜行者,浑身上下收敛了气息,宛若要与大东山巅地景致融为一体。
唯有那些令人恼怒的银色月光,不那么和谐地照耀着他的身体。
他的怀中揣着皇帝的行玺和给太后的亲笔书信,并不怎么沉重,但他觉得很沉重——他清楚,大东山被围的消息肯定不久后就会回到京都,同时回到京都的消息便是陛下遇刺——长公主打地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