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所以关键在于能力。还不是在清或贪。”
其实他这看法倒不见得是正确,说来还是受了前世那些官场小说的影响,但这种论点在如今庆国的民间,倒也颇为新鲜,那位与他共伞的年轻书生不免来了兴趣。追问道:“如果一位官员有能力,却十分贪腐,难道朝廷就由着他去?”
不知怎的,范闲听他这样一说。便想起了自己地老丈人,那位庆国著名的奸相林若甫,世人皆知其贪,但陛下深知其能,故而一直任用至今,再想回这年轻书生问的问题,只好摇头说道:“吏治本就是艰难繁复事,哪有简单有效的法子。不过若只求朝廷监管。自修德养,便奢求官场之上一片清明,未免有些异想天开。”
“朝廷若加强监管力度,难道不能防治贪腐?”年轻书生皱着眉头,粗眉如椽挤作一堆,“就说今日那位礼部尚书郭攸之已然下狱,如果监察院前些年也如今次一般,科场的风气整会败坏成如今的模样。”
范闲其实在政治方面没有什么高见。但是骨子里却有些清谈不怕误国的糊涂劲儿。兴致一起,就接下话去:“若是监察院陈院长向郭攸之行贿。让他的子侄被录入头等之中,那你说谁去监管此事?”
年轻书生不以为然道:“自然还有陛下神目如电。”
范闲更加不以为然回道:“以一人治天下,哪里如此容易?”其实他清楚,皇帝一定还有暗中地手段在制衡独大的监察院,这种手段里甚至可能还包括父亲一直没有显露出来的力量,但是前世一些青涩的政治理念,让范闲对于皇帝这种工作一向有些嗤之以鼻,从来不认为将天下视作碗作肥肉的天子,会有那么个精神,会有那个闲心去理会官场之上所有地不公。
随意说着话,伞下二人来到一间客栈外面,那年轻书生温和一笑说道:“谢谢公子半伞之赐,我已到了。”
范闲将伞侧了一侧,瞄了眼客栈上的店名,发现真巧,居然也是自己要找的地方,笑道:“我与你一同进去吧,我要去客栈找人。”
客栈的名字很俗很福很大众——同福客栈。
与年轻书生入客栈地时候,知道了对方叫做史阐立,也是此次入京的考生。只是范闲此时不方便说出自己姓名,所以只是告诉了对方自己姓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