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后的虚影一个接着一个开口与观空论禅参悟,可观空始终不见慌乱。
他从不去想对错与否,他只遵循心中的直觉。
“诸佛在上叩问其心,观空,你六根可是清静?”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贫僧有欲贪财,自然算不得六根清静。”
观空大大方方承认自己身为僧人却贪财的事实,丝毫不觉得这是什么过错。
世人皆说,僧人就该六根清净无欲无求。
可谁又能真正做到六根清净无欲无求?
便是那高高在上的佛,就一定已经超脱于世俗之外了吗?
他敬他的佛,但却不盲从佛门清规戒律。
做人还是成佛,观空心中皆有属于自己的一道标杆。
观空话音落下之后,虚空中久久没有传来任何回应,只余观空敲击木鱼的“笃笃”声。
不知过去多久,虚空中终于再次响起那道声音。
“倘若你一生行善,不曾杀害任何生灵,却在即将功德圆满之际一朝行差踏错,为护一城之人的性命必须选出一人牺牲,你又当如何选择?”
“贫僧选择牺牲自己。”观空没有任何犹豫,“一人性命与一城人的性命同等重要,无高低贵贱之分。”
“贫僧只是一个小小僧人,没有权利决定他人生死;纵是天道,也不该随意决定任何人的生死。”
“贫僧能够决定的,只有自己的生死。”
“倘若你已经误杀一人了呢?”
“错事已酿,多思无益。”观空双手合十缓缓打了个佛偈,“阿弥陀佛,贫僧拿得起自然也放得下。”
观空所思所说,皆是他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他只当这是一场论禅参悟,并不在意输赢,只是直抒胸臆。
而观空这般,正是心思澄明透净、磊落真实的体现。
这亦是佛光后众佛选中观空的真正原因。
佛光后再无动静,可那一尊尊佛影却与眼前的佛光融为一体一起慢慢全部没入观空的身体。
最后一丝佛光没入眉心的刹那,他的身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卍”字。
识海中亦随即响起一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