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楚夔说的是“各省”,而不是“各省市”。
徐生洲马上就明白他的意思,申报中国青年科技奖,建议走江南省这边的渠道,而不是走京城或者京城师范大学那边。
徐生洲有两个身份:京城师范大学学生、老师,神州科技职业学院\/神州大学校长。所以他写论文署名的单位也有两个:京城师范大学、神州科技职业学院\/神州大学。
在他博士毕业之前,署名一般是京城师范大学在前、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在后。
等到毕业之后,次序则是反过来,神州科技职业学院\/神州大学在前,京城师范大学在后。
这种挂多个单位的情况在学界很常见,甚至不乏有收钱而挂名的。比如中东狗大户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沙特国王大学等,就广泛招徕全世界知名科研人员,只要研究人员把第一署名单位改成上述大学,然后每年去中东几次、每次逗留几天,就能轻松收到6、7万欧元的报酬。徐生洲也曾收到过类似邀请,不过被他直接拒绝了。
凭借这一招,沙特的“高被引”科学家轻松从2014年的27人,增加至2022年的109人!
除此以外,也有东食西宿式署名的。比如之江大学某校长,发论文就依然署之前的单位,甚至专门回应此事称“我到之江大学来是当校长,不是来搞科研的”“我不能把之前的研究变成之江大学的研究,也不能把之前的项目弄到这儿来变成之江大学的项目”。
所以,像徐生洲这种实事求是挂两个单位的情况并不过分。
正因为挂两个单位,推荐的渠道也就有了选择空间。
走京城或者京城师范大学那边,毫无疑问更有力度,而且有成老爷子坐镇,也不用担心别人暗地里使绊子。走江南省这边,虽然曹东明公开表示“积极引导申报省级、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但落到具体操作层面,谁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从这个层面来说,前者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那为什么楚夔还要建议走江南省这边呢?
因为徐生洲的学术水平摆在这儿,不怕有人搞歪门邪道,就像传统民间故事里“掉包高考成绩上大学”的传闻层出不穷,但真还没听说有谁傻到去顶包全国高考状元分数的。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