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上最强大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六六、美术圈炸了(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第178章 美术圈炸了

    陷入嗜血状态的专家就像闻到血腥味的苍蝇,密密麻麻趴在展柜上、站在画轴前,有的掏出放大镜,有的拿着便携式显微镜,开始玩找茬。像《女史箴图》《捣练图》,还有宋徽宗、李公麟、徐渭那几幅画,更是大家重点盯防的对象。

    很快那些鉴定专家多年专业训练形成的科学认知瞬间变得稀碎。

    本来以为这些一眼假的玩意,哪哪儿都是漏洞,随便找几个bug,大家就可以出去发新闻了。结果仔细一看,咦!怎么线条那么流畅遒劲?笔墨那么自然生动?绢纸都到代,落款印章也对……那么问题来了: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较上劲儿的专家们不肯轻易低头,正好有不少相互认识的,分分钟在现场开起了研讨交流会,导致展览厅变成大貔貅,只见有人进去,不见有人出来,里面挤得满满当当,后来的那些人被堵在门外,连凑热闹都赶不上热乎的,气得直跳脚:

    “喂喂喂,前面的赶紧看,看完赶紧出来,麻烦你们有点素质!”

    “别磨叽行不行?给后来的腾个地儿!”

    “就是!麻溜的!窝在里面不动弹,想十月怀胎咋的?”

    他们叫唤也没用,里面的那些专家正在兴头上,——不,那些人分明感觉自己是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学术的前沿、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怎么可能轻易让出风水宝地!一旦眼前这些名画是真的,只要在场,那可就是亲身参与,见证历史!

    君不见,之前那些参加《永乐大典》正本和《文汇阁四库全书》的专家,现如今一个个都在网络、报纸、期刊、讲台上狂喷口水,声嘶力竭证明自己才是鉴定为真的第一人?

    为什么要争这“第一人”的名头?

    因为那是要写进历史书的!

    就在此时此刻,很多心眼活、想出位的人心里已经酝酿腹稿,准备出去拿到手机之后,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鉴定意见发到网上,然后截图保存发文章!只可惜这个学校太小气,参观的时候居然不让带手机、相机之类电子设备,不然证据还可以更扎实一点,内容还可以更丰富一点,说不定直接就能攒篇学术论文。

    到了上午十点钟,网上开始陆陆续续爆出鉴定会的消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