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融入这个时代的生活,直到今天一家人回到城里的地步。
躺在床上的他,把念头放进了空间里面,其实空间里面能换钱的东西,还真是不少的。但关键是除了这个鱼,和杨圭他们有了交易,能够拿出来套点合法来源的钱,他是真不知道该咋弄钱。
看着空间里面的气泡,他啥也没法弄出合适来源的钱。总不能拉几百斤面粉,或者是大米回去厂里,说是乡下采购回来的吧?
这拉几百斤都没有十块钱,费劲不划算……
把念头收了回来,他寻思着该怎么安排。首先鱼塘那边有个水泥小池子,自己鱼放里面是没有啥问题。
无非就是就马邦华他们,和自己一起捞鱼称重,多干一点活而已。至于装鱼的大桶,就要他们自己准备好才行了。
叶知秋都有点无奈,想买几个桶盆,还要去弄工业券才行,不然买不到这个玩意。算了,还是睡醒再说,大不了就找票贩子倒腾一下……
这一睡就睡到了三点钟,叶知秋起床后来到院子。看到叶无病正认真推着磨,刘翠花放红薯进去料口,并拿擀面杖压着,而王小兰则负责给慢慢加水进去。
叶知秋夸赞了叶无病几句,让他更卖力干活!和便宜老娘她们打了个招呼,就骑着自行车出发回厂里了。
来到厂门口,把工牌往胸口口袋一夹,就顺利进去厂里了。
叶知秋停好自行车后,先去办公室大楼,找到了陈义民,点上烟以后他才笑着解释道:“领导,这次过来找您,是我已经把鱼塘把鱼给谈好了。
明天上午就要厂里派车和人手,去三里屯公社的三元里村,称重拉鱼回来了。”
陈义民挺高兴地问道:“干得不错嘛!小叶现在知不知道那鱼塘,有多少斤的鱼?有没有一千多条的数目,给厂里发国庆的福利?”
叶知秋想了想,养两年五六千斤的话,应该能有一千多条吧?
不过也不敢肯定这事,所以他解释道:“领导,这个鱼塘啥鱼都有,说是说五六千斤没有问题。但有没有这么多条,我还真不敢保证呢!”
陈义民点头回道:“嗐,条数倒也不影响分鱼,太大条太重就一分为二便是,还是看拉回来的鱼如何吧!你一会就去和你处长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