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6章 泥淖(二合一)(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早早相逢,这意味着什么?

    她这条小命,是不是已然走到了头?

    自那日起,这念头便一直盘踞于脑海,挥之不去,而红药唯一想到的应对之法,便是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仿似只消如此,她惧怕的一切便不会来临。

    她自己也知道,这是在掩耳盗铃,是怯懦、是无用、是胆小怕事。

    可她管不住自己啊。

    她就是怂,有什么法子?

    说到底,她并非话本子里智勇双全的女主。

    她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罢了。

    在这偌大的后宫里,如她这样的小宫女多而且多,一茬又一茬,平凡、庸常,比那阳光下的微尘还要渺小。

    红药甚至假想过,若是将大齐的后宫也写成话本子,她会是谁?

    答案是:一个路人。

    连台词都没有的那种。

    话本子里管这叫“炮灰”。

    而身为一个合格的炮灰,红药认为,装鹌鹑才是活下去最好的法子。

    也正因此,红药才会拒绝去想刘瘸子。

    她不要波澜壮阔。

    她只想小桥流水、细水长流。

    仅此而已。

    当然,除却上述因由外,红药最近也确实事多,无暇于其他。

    比如,从九月中旬至今,她已经在饭里吃到过至少六回大砂子,有一回险些没把她的牙给崩断,弄得她现在吃饭都是格外地小心,因为要一粒一粒地吃,以免再被砂砾崩了牙。

    这还算是小事儿。

    其他的诸如:

    走在平地也会被果皮滑倒,摔得七荤八素半天爬不起来;

    再如,晒在外头的被子不知怎么就掉进了井里,一问,说是风吹的,红药当时就呵呵了。一大排被子晾外头呢,那风长了眼睛不成,就单拣着她那一床往井里吹?

    还有,走得好好的,夹道两头的门突然全被关上锁死,把个红药堵在当间儿吹了一个时辰的冷风,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凡此种种,虽皆不是甚大事,也未弄出不可收拾的后果,却是今日一桩、明日一件,红药疲于应付,又哪里还有功夫去想刘瘸子?

    便在这忙乱中,东平郡王妃朱氏的寿辰,便到了眼前。

    因前些时皇后娘娘特意召众妃言明了淑妃与朱氏乃表姐妹之事,故朱氏今年的寿辰,建昭帝便额外赏了淑妃一个恩典,允她出宫为表姐贺寿。

    淑妃去王府贺寿,红药等自是需得随行服侍。

    于是,才有了她裙子上的这团污渍。

    毕竟这机会难得,大家自是要争上一争的。

    红药淡然想着,不动声色地四处打量。

    仪仗里多出来好几辆马车,装满了建昭帝的赏赐。

    不知何故,红药总觉着,淑妃此番贺寿还在其次,最紧要的,恐怕还是帮着皇帝打赏郡王爷。

    听说,东平郡王立了个大功,把个什么里通外国的巨贾汤家给揪了出来,又顺着汤家这颗大萝卜,拔出了几个吃里扒外的当朝官员。

    又听说,内阁次辅宋贯之宋阁老,便是汤家背后那棵大树,手里拿着好几成的汤家的干股。平素瞧来道貌岸然、清贫自守,实则那老宋家有钱的不得我,光从他府中地库起出来的银子就有十万之巨,也不知是真是假。

    于红药而言,这也不过闲话罢了,此际她最头疼的,还是裙子。

    随大队人马自中门而入,淑妃娘娘在朱氏的亲自相陪下,去了燕息的“云林馆”小坐,与王妃并几位姑娘烤火吃茶,闲话家长。

    康寿薇便觑个空儿,出得屋外,见红药并几个宫人正于廊下听用,她便招手唤红药近前,指着她的裙子轻声问:“你这又是怎么了?”

    因红药最近三不五时地遇事儿,她方才用了“又”字,语气中倒无不耐,反有着一分关切。

    红药已经升为三等宫女了。

    这原也没什么,但凡有些年头的宫人,总会往上升一升的。

    不过,红药提的这两等,分量却极重,因为,这是建昭帝金口说予淑妃娘娘的。

    当然,陛下到底说了些什么,康寿薇并不得而知。

    彼时,陛下摒退众人,与淑妃密议了片刻,待康寿薇重回殿中时,淑妃娘娘便用一种十分同情的语气,宣布了红药提等之事,末了还道“可怜见的,让这孩子多领些月例罢”。

    而陛下竟也赞同地道:“是啊,这孩子怪可怜的,给她提个等,让她多攒点贴己。”

    从那一日起,康寿薇对红药的态度,便有了很大的变化。

    当然,她再是客气,红药却也不敢有分毫逾矩之处,此时便屈膝回道:“回姑姑的话,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许是在哪里沾上的泥印,掸也掸不掉,又没处洗去,姑姑恕罪。”

    并不曾供出红杏来。

    不欲惹事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即便红药指出来了,康寿薇亦不会如何。

    事实上,这位康姑姑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