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能力很强,加上崔娴的注意力集中,好似被他们带入情景,时而愤慨时而畅快。沉浸其中,时间过的飞快,到了这场演完,不知不觉竟然都下午五点了。
这一场演员下去,下一场演员正等更换好道具准备上场。崔娴听他们说,这秦腔是一场接着一场演,要演到晚上九点钟。
崔娴住处比较远,听了这一场已经尽兴,不想继续在这,起身回家吃饭。
旁边听戏的人,似乎早就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这一场结束了丝毫没有要走的迹象,交头接耳称赞几句演员嗓音洪亮。
也有在议论,刚才的剧情。他们多数用方言交谈,崔娴听的只言片语。没心思多在这逗留,等一会下一场开始的时候,她想挤出去就更不容易了。
崔娴瞧见,有人拿出来干粮,就着冷风躲在臂弯吃上几口的。也有人就干挺着,等听完全场之后再回家的。崔娴往出走的时候,发现人比她刚才来的时候,多多了。
她来的时候,小学操场上还没坐多少人,而现在不仅后面站满了人,她出去的路被挤得水泄不通,就连小学围墙甚至于后山的土坡上,都站满了人。大风吹过,墙上的人被吹的晃晃悠悠的,但他们好像丝毫不以为意。
崔娴刚才听的入迷,完全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时候来的。坐着的人板凳挨着板凳,站着的人也是摩肩擦踵。
崔娴好不容易,才从人群中挤出来。头巾被挤的歪歪扭扭的,呼吸都有些急促。出了校门,总算是轻松一些。又走了几步,趁着无人注意,把圆凳收回到百宝囊里。
往家走的路上,遇到刚腾出空去听秦腔的,一边走一边招呼身后的同伴快点。
崔娴站在高处,看到小学那边黑压压的一片,已经看不清楚人的五官了。等到再远一些的时候,只能看清楚有些地方颜色深一些,连人影都瞧不真切。
秦腔唱的个荡气回肠,听的崔娴很入迷。果然只有在现场聆听之后,才能体会到那种恢弘之感。这个时候没有音响设备,全靠人的嗓子发声。
崔娴坐在中间的位置,即便是有寒风捣乱,但台上的声音依旧是清晰入耳,甚至在嘶喊的时候,那声音的震撼程度丝毫不可小觑。
她觉得,站在后山土坡上的人,肯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