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这东西非常好运输。
为了找到制作方,张硕多方打听,辗转来到了一个偏僻的村落,发现只有一家普普通通的院子,而制作霉豆腐,靠的是十几个大姨大妈。
真正的小作坊。
但好在霉豆腐还有另一个特点。
不怕坏!
本身就是发酵制品。
卫生问题,只要稍微注意点。
就没什么大碍。
于是,张硕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找到了当地的镇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一番洽谈过后,成功联系到了“配方”拥有者。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大哥。
听到张硕想把他的配方给买走,连连摆手说不行,但当张硕表明身份,以及想用霉豆腐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肆宣传后。
他想也没想。
就同意了。
但前提是。
得花五万块钱。
胡小倩听到这话,当场提醒张硕,这人怕不是想钱想疯了,说不定这霉豆腐只要一打听,村里就有大把人会做,但张硕却没有拒绝。
五万块钱,可以给。
但这五万里面,要包含一点其他的东西。
什么东西?
张硕直言,代言费。
他要用政府的资源,把这个老大哥包装成霉豆腐的代言人,再随便编个什么有理有据的故事赋予价值,这件事就算搞定了。
其实也不麻烦,无非就是配合电视台拍拍照,做做宣传。
老大哥琢磨了半晌,还想狮子大开口,说这事儿他也听说过,五万块钱怎么够,想多要点。
张硕就只告诉他,五万块钱,是最高价,如果他不配合,那就没别的办法了,到时候万一镇里做食品纠察,他这小作坊,可就未必能继续开下去了。
但如果他配合得好,后头产业链做起来了,也是能分到钱的。
软硬兼施嘛。
加上镇长的一通劝解,这事儿就给定下来了。
在张硕看来,这五万块钱花的一点都不冤枉,去路边请个什么小明星、小代言人,花的钱可比这个还要多上几倍。
现在不仅买来了霉豆腐的制作过程、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