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立马站起身来,看了几眼正在考试的学子,顿时恍然大悟,好似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情一样。
“皇爷爷,八股取士是您想出来的?”
老爷子笑了笑,坦然说道:“咱一个泥腿子哪能想出来这些,是刘伯温,李善长,章溢那些人鼓捣出来的!”
果然,八股取士绝不是一个人能想出来的,而是一个顶级智囊团权衡利弊,深思熟虑的结果。
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内容不出四书五经和朱子注解。
形式固定,必分八股,看起来死板僵化不近人情,实际上这么做的原因是给所有贫寒士子一个真正的上升通道。
如果扩大考试范围,开放答题角度,比拼学子的见识阅历,那么看似能选出更优秀的人才,实则就是把贫寒学子的上升通道堵死了。
凑够一套四书五经和朱子的相关批注对于一个贫寒家庭来说并不是很难,再不济可以借书抄书,但再多的书就不可能了。
而且也没有贯通古今,满腹经纶的大儒去教他们,这样一来,只有世家贵族能考这样的试,几十年就出门阀了。
现在不一样了,朝廷考的是八股,考的内容就是四书五经加朱子注解,你世家读再多书,有更好的大儒指点都没用,考试又不考,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科举论高低,八股见真章!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说八股文有利有弊,按照长远来看,弊还是大于利,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稳定,平衡士族和寒门的矛盾为主。
存在即为合理,一个横跨两朝的人才选取制度,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束缚思想就能全盘否定的!
本来朱雄英还想着等自己当皇帝后就把八股文废除,现在看来,这事不能急,还需要妥善的改变。
老爷子好像看出了大孙子的想法,语重心长的说道:“如果有一天你当了皇帝,你把大明朝治理的蒸蒸日上,百姓都富足了,你可以延伸,甚至改变,现在就别想了……”
朱雄英苦笑一声,任重而道远啊!
……
参加殿试的学子不需要自己带饭,到了中午,由光禄寺统一分发午饭,而且吃的还不错。
有茶水,果子,点心,主食有馒头,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