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领着一众官吏,在邓教谕的带领下,来到沅陆县的县学,也是沅陆县的最高学府。
孙山问道:“邓教谕,我们县学目前有多少生员?”
生员有一等,二等,三等。而孙山当初就属于三等,相当于县学附生。
只不过因为漳州府本身教育就不行,孙山这个附生才被归纳到漳州府学读书。
邓教谕拱手回答:“回大人,目前有12个生员在读。”
孙山点了点头,这个数量不算最好,但也不差,比起老家可以说好太多。
沅陆虽然深处内陆,四面环山,但教育还算不错,看来这里有文化底蕴。
邓教谕继续领着孙山一行人穿过县学大门,走进县学。
两个闻风赶来的训导立即在门口迎接孙山,连忙行礼:“见过知县大人,有失远迎,请多多担待。”
一个县学配备一个教谕两个训导,不过都未入流,没有官职等级。
但因为是读书人,而且学问不错才能成为教谕,虽然不入品,却受到尊重。
孙山走亲民亲读书人路线,所以对教谕和训导非常客气。
孙山点了点头,做了一个请的动作:“无妨。”
转过头对着邓教谕说道:“邓教谕,麻烦领我参观参观县学。参观完县学,等会要跟我们的学子们见一见面。”
孙山特意先参观县学,是留时间让邓教谕安排。急急忙忙过来,得要给别人时间准备准备,孙山也不是那么不通情达理的。
这是第一次,肯定要留足面子,第二次就不一定了。
邓教谕连忙说:“大人随我来。”
沅陆县县学规模跟黄阳县县学大差不差。像三四线县城的高中一样宽大。
只是建筑不多,除了教室,图书馆,就是斋舍。
这里有生员班,还有童生班,以及部分准备考童生的优秀学子。
孙山一边走一边查看,走着走着发现一个很大的蹴鞠场,不禁地想起漳州府读书的时光。
简略地逛了一圈县学,邓教谕说道:“大人,需要见一见学生吗?”
这是明知故问,孙山明知故答:“嗯。”
一行人来到教室,里面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