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生笔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68章(3/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的不行,国民党在大陆的时候和在台湾其实也搞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也不行,他们的那些企业其实就是我们教科书上所谓官僚资本主义,那就是当时国民党当局办的一些国有企业,此外法国英国也办了一些国有企业也搞得不行,所以现在的国有企业绝大多数都又私有化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国企,首先是一个企业。

    而企业的天职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从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纵使国有企业也不能例外,否则只能叫做人民政府。而企业要发展,不仅来自于自身的意识,更来自于同行业的竞争。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企业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策略,其中就有长期和短期之分。短期策略可使企业获取眼前利益,但不利于长期发展;而长期策略可获得丰厚利益,但是眼前必须付出。

    但是不论是长期决策还是短期决策,都是有风险的!私人企业因为能够以自身的财产所有权作为抵押,所以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策都是合情合理的,都是不可侵犯的。而国企就不同,因为产权比较模糊,收益和风险无法分摊。所以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决策都会有风言风语,让当时的一把手左右为难。所以,更多的时候,国企老总们只关注短期利益,这样更有利于自身绩效的表现,好在仕途上得到更好的机会,然而这样的话,往往后来者会苦不堪言,从而造成企业得不到长久的进步。

    所以,国企搞不好固然有产权不明晰,工人懒惰出工不出力等因素,而国企的主管部门,不作为才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改革开放最开始的时候国企搞不好还可以换经理厂长,后来在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国企就很少在换经理厂长了,只要搞不好就卖,很多好的国企头头一看,搞好还不如搞坏,搞坏可以卖,可以贱卖,这样的好事谁不干?

    于是好国企变差国企成风,凡是市场竞争的国企基本都卖完了,肥了一小撮人,损害了一大批人。剩下的垄断国企,有多少官不是买来的或者是有背景的?所以说,如果不真正改变国企的干部任命制度,国企早早晚晚都要败完。因此,我觉得国企搞不好的真正原因是用了一批不作为的官。你明白吗?你们用的国企负责人是官,而不是企业家!”

    我顿时默然。因为他讲的确实是事实。如今的关系盘根交错,任人唯亲的状况根本无法避免。不过我觉得他前后的话似乎是矛盾的,随即就问道:“既然您说国企始终要完蛋,那么您前面讲的那些又有什么用处呢?”

    他淡淡地道:“我说的是,如果用人用对了,再通过那样的一系列措施去对国企进行改革的话,这还是有希望的。比如海尔,它就是国企改革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可是,你们上江市能够做到用人用对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