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坏消息。
元连将关山事件告知,瞟了一眼赵杼脸色,深呼吸一口,破罐子破摔的接着说下面的消息,“温年也死了。”
温年,成都府尹,青楼连环凶杀案时置身事外,手下推官孙正阳和仵作景星联手贪银,证据资料查下来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在府民前竖立的形象也还不错。
可身为上官,这么大的贪银案竟不知道,官场上下上行下效浑浊成那个样子也不知道,赵杼一点都不信。
所以他插了手,不着痕迹的影响成都官场,走正常程序由吏部发文换了新府尹,准备等新旧府尹交接完毕,温年返京时,悄悄用手段将其制服问供。
这么做其因有二,若温年真的是个笨蛋,与贪银案无关,这样问话只是让他有点难受,后续不会有不良影响;若温年与贪银案有关,能撇这么干净必然不是小喽罗,没任何证据抓捕不但会打草惊蛇,还会令人狗急跳墙。淡化时间,在别人警戒心降低的时候下手最为合适。
可他竟然死了。
关山在牢里,有吐口危险,上封过来处理算是正常,可温年……他只派了人跟踪,这些人身手本事皆非一般,不可能被察觉,为什么也死了?
事情一件接一件,赵杼反而淡定了,指尖轻敲着桌面,“怎么死的?”
“新旧府尹交接完成后,温年定了离开成都府的日子,咱们的人只是例行跟踪报告其行迹,并没有离的太近,准备等他离开蜀地后行动,可他还没出城,就死在了自己家里,完全没有任何预兆,咱们的人也吓了一跳……”元连说着手下传过来的消息,“头被砍了去,只剩躯体……”
想想就反胃,现场一定很血腥。
赵杼担心的是另一件事,“头被带走了?”
“是的。”
“可能确定是温年?”
“回王爷,确定。”元连对这个倒是十分自信,“咱们的人去看了,确是温年无疑。”
温年之死意外可能性大,下面的人接命令行事并未日夜贴身跟踪,可以原谅,但是关山……
赵杼下令,“温年之死,暗查。关山之死……你下去领三十军棍。”
元连来时就知道要受罚,没被送回边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