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
“杨鹤老兄做的那件事,本来就是一件无法做好的事情。可他硬要做,只能是这个结果。”
杨总兵有些惋惜的说道。
李珏摸了摸腰间那把佩剑,似乎又看到了义父那张充满沧桑感的脸面。
说实话,李珏觉得杨鹤真的不错,至少对他来说,是他的贵人。
在绥德的时候,李珏说把绥德交给他,他就能让贼寇退兵,杨鹤就真的把绥德交给了他。
这种信任,李珏觉得很难得,也很暖心。
“不会真杀吧?或许有人讲情,皇帝就会放过他。”
杨总兵摇摇头,道:“以当今皇上的为人,此事很难。那倒也不至于到了京城就杀,这期间,若是杨鹤兄命好,也说不定会有转机。”
李珏点点头,心说但愿如此。
随后,他站了起来,打算离开。
“李公子想去哪里?”
李珏看着他说道:“既然我义父的事情已经了结,而朝廷又没有说捉拿我,我就去肃宁吧。”
“肃宁?魏忠贤的老家?”
李珏点点头,道:“我手下有一人,家在肃宁,也算是当地的大户。”
杨总兵点点头,道:“也好,总要找一个地方容身才是。”
李珏在绥德做的事情过于离谱,杨总兵怕有人算后账。故而,只能让他离开这里,免得牵连到自己。
李珏点点头,再次行礼,感谢杨总兵的照顾,还说定然不会忘记杨总兵的恩情。
杨总兵点点头,然后就看着李珏离开。
杨总兵心想,李公子虽然在这里没做什么事,可他能带着两万多流民,一路来到这里,实属不易。
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李珏救下的何止百人千人的性命。
就是绥德城发生的那件事太操蛋了,朝廷虽然没说追究,但那是因为杨鹤独自承担了下来。
可皇帝竟然知道李珏,知道是李珏首倡将流民带往别处,可以断了贼寇的源头,也可以让饥民活下来,成为大明的赤子,而不是多了一些贼寇。
这是好事。
可在这大明,好事也可以办坏。
杨鹤一边上奏朝廷,一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