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也欠李自成的俸禄啊,可人家李自成除了埋怨几声,这不转头又做了边军吗?
李传勋却说,“这是在一棵树上吊死。”
这话提醒了李珏,他觉得最后谁在树上吊死,此时还不好说。
到底是欠钱的那个,还是被欠钱的那个,真的不好说。
大明朝也欠“李珏”的俸禄,也欠李传勋的俸禄,还欠刘佳良、郝摇旗等许多许多人的俸禄。
李珏觉得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这债主多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最后,这个人,或者是这个国家,会被债主捶死。
每次想到这里,李珏就会叹息一声,心说自己也是债主啊!
这大明朝也欠我的俸禄啊。
现在,做为名义上的亲兵,李珏已经不担心俸禄不能发放的事情了。
但边军中的大部分人,也就是做不成亲兵的那些人,却几乎都领不到全额俸禄。
所以,这些人会去种田,会去做小买卖,会去做帮工,还会把衣甲当了,换几个钱花花。
有的就更过分了,他们会让妻女去做不耻之事,就是为了换取几个钱。
不做边军不知道这些事情,做了边军以后,李珏的心态便崩了。
这边,李珏的心态几乎崩了。那边,李自成却干的风生水起,要多顺手有多顺手。
李珏等人来到甘肃后没多久,李自成就又升官了,做了总旗。
他升官后,原先小旗的位置,杨总兵就给了李珏。
但还是李珏手下的人多,李自成管着五十个人,李珏手下有六十多人。
人多就有人多的麻烦,杨总兵只给十个人的俸禄,李珏自己却要养五十多个人。
对此,李珏却毫无怨言。
但郝摇旗很不愿意,总觉得这件事不对头。
于是,他就问李珏,“拿我们自己的钱,养着我们自己,却要为杨总兵出力,合适吗?”
李珏想也没想就告诉他,“合适,很合适”。
不这样又能咋样?带着这五十多人直接去肃宁吗?
肯定不行。杨总督的事情还没了结,自己也就不能离开这里。
带着这五十多人去做贼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