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攻心话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从话语中给自己做个体检(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桌呢?

    a做出了桌子,顾客只能被动接受。顾客产生不满意的情况,双方可能会有争执。

    b也做了桌子,顾客也埋单了,已经合格了。

    c则有可能让顾客惊喜。

    从三则对话中,检测出来的就是a、b、c三个人的工作状态。

    当我们说一些话的时候,也要记得多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么说。有一个寓言说的是:一群人在搬砖盖房子,一个人去问了其中一个人:&ot;你在干什么?&ot;第一个人的回答是:&ot;没看到吗?我在出苦力--搬砖。&ot;他又去问另一个人:&ot;你在干什么?&ot;第二人说:&ot;我在砌墙。&ot;他再问了第三个人:&ot;你在干什么?&ot;第三个人说:&ot;我在修一座宏伟的宫殿。&ot;其实这三个人干的工作都一样,就因为他们的思想不一样,他们的心情就不一样。就因为心情不一样,他们工作的质量、工作的效果就不一样。

    心情不一样,说出来的话不一样,他们工作的质量、工作的效果就不一样。这就是你在做事的时候如何去看待事物,眼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当我们检查到自己近期说话经常使用反问,并且对其他人说话的态度很不耐烦,可能还会经常随意打断别人说话的时候,这个体检出来的结果可能是我们的心出了一点小问题。

    说话可能暗示着内心有些焦虑,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是我们自己的心理能量不够用。那么就要检查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我们个人交际范围在某一个时间点上进行了超出能力范围内的扩大?

    或者总是追求说话的高效率,让听到自己说话的人能够马上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再或者总是指责别人,纠正对方的错误,这都是内心焦虑的一种表现。

    不妨先冷静内心,给大家举一个主持人鲁豫的例子。看她的节目,说话,和别人的互动,经常都是嘉宾的状态很放松,她一副安然享受的状态,从不着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她的心已经修炼到了一定的高度,她才能够不慌不忙,游刃有余地把握和一个人说话和沟通的节奏。她曾经这样说:&ot;做媒体的时间长了,我越做越明白,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