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而豫章郡城的命运,也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这时,一旁的太史慈目光坚定,抱拳说道:“主公,据我所知,那会稽郡的孙策已然率部迁移进入豫章境内,并且曾两次向我豫章输送粮草。我观那孙策年少有为,颇具英雄气概,他此番前来,想必是有意为解豫章之围。瞧如今这局势,袁术铁了心要鱼死网破,强攻不止。倒不如让小将我前去求见孙策,恳请他亲率大军前来,与我等一同对抗袁术。有了孙策的助力,我军或能扭转战局。”
刘繇听了太史慈的建议,神色微动,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似乎有些心动。毕竟在这危如累卵的时刻,若能得到孙策的支援,无疑是雪中送炭。
然而,许劭却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郑重地说道:“万万不可,如今袁术大军压境,我军本就兵力吃紧,城破只在旦夕之间。若你再率精锐突围求援,城中防守力量必将大大削弱,这城顷刻间便会被袁术攻下。当下还是应以守城为主,凭借城墙坚守,等待时机。贸然派人突围,风险实在太大,恐会加速城破之期。”
太史慈听了许劭的话,心中焦急万分,他不停地用眼神示意刘繇,希望主公能改变主意,采纳自己的建议。可刘繇思索再三,最终还是缓缓点了点头,同意了许劭的说法。他无奈地看向太史慈,说道:“许劭先生所言有理,此时确实不宜冒险。子义,还请你暂且忍耐,我们先全力守城。”
太史慈见计策不被接纳,心中郁闷不已,但他也明白主公和许劭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他默默抱拳行礼,转身走出了议事厅。来到城头,看着那破损不堪的城墙和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太史慈强忍着心中的不甘,加入到修补城墙的队伍中,准备继续为保卫豫章郡城而战。
太史慈离开后,刘繇的脸上满是焦急与疑惑,他忍不住看向许劭,急切地开口问道:“先生,你方才阻拦子义,究竟是何意?我细细思量,觉得太史慈所言并非毫无道理。如今我军处境艰难,若能得孙策相助,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你为何不同意他前去求援呢?”
许劭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的目光在议事厅内扫视了一圈,而后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迟疑与慎重:“主公,您有所不知,如今这豫章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