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医馆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怨气生胃病(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除这种明明吃饱了还想吃的病态,并没有好处。

    况且,咱一个中医大夫,身体稍有异样,根本没有跑去做检测的习惯。

    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吃饱了还想吃的怪现象,就容易得多:胃火上逆,消谷山善饥,饭量大而不消化,烧心、反酸,大便秘结。稍一自我检查,果然全都对上了。这个就好办多了,有胃火就降胃火。降胃火,哎,那是内庭穴的强项?念及此,我下意识地在休闲鞋里抠抠脚趾头。拿出手机一搜索,果然是两个很常见的降胃火妙穴,网上好几篇类似的文章。

    内庭穴: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是热症、上火的克星。针灸内庭穴,去胃火、化积滞,缓解因上火引起的牙疼、头疼、口臭、咽喉肿痛。

    太冲穴:在足厥阴肝经上。常灸有舒肝理气、通调三焦气机等功效。

    不管内庭穴还是太冲穴,可都深藏在鞋子里,晚上倒可以揉揉。除此之外,还有好办法吗?还有别的原因吗?

    我一边轻抚着饱胀的胃部,一边抑制着想寻找杂酱面一饱口福的冲动,向大脑提出问题。

    内经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那位白须老人的话也闪现出来:“怒恨怨恼烦,五个毒药丸,吃半丸生病,吃一丸要命”。怒气伤肝、胆,恨气伤心、小肠,怨气伤脾、胃,恼气伤肺、大肠,烦气伤肾、膀胱。”

    胃病是“怨”来的。这就对了!

    我对这次为期半年的进修,实在是怨气不小。唉,该怨的人至今没找到,找到也肯定是于事无补,我总不能跟人家讲理,把我放回去吧。该怨的人怨不到,倒先怨出自己的胃火来了。火,自然不可小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胃火烧将起来,可不单单是胃的问题。我现在就觉得整个人不好了嘛。念及此,我放缓脚步,四顾一番,拣了条近道,快步朝黄河边走去。

    情志致病,这可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给多少患者在治病的同时三言两语解心结,自己却为有些人眼中珍贵的进修而心生怨气,若因此而招致胃病,向谁说去?

    傍晚的滨河公园很安静,可能人们大都在忙晚餐吧。被初春的滨河风一吹,我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