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医馆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章 重回故地(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1

    省中医医院与中医药大学只隔着一条街。我在街道对面的中医药大学学习了整整五年,自是非常熟悉。除此而外,最熟悉的就是这所省级中医院。从见习到实习,数不清到这里到底来了多少回。我们学校的很多教授还是医院的资深大夫或科室主任,至于其间复杂的隶属关系,我至今也没弄明白:是学校的教授兼任医院的外聘大夫,还是医院的医生、主任兼任学校的客座教授,或者所有人都是身兼二职,。

    上到三年级时,我吃惊地发现,很多同学把毕业后进入对面的中医院工作,作为人生的最大成功。当然,每年进入中医院的同学,不到百分之一,我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会是那百分之一的幸运儿,因此锚定了人生的另一大目标:考研。

    考研的初衷,完全不是因为我这人有着远大的目标和抱负,只是觉得在学医的道路上只是开了个头,越学,越觉得欠缺的知识越多,越觉得中医理论深奥,我掌握的只是皮毛。

    正当我信心百倍准备考研时,市里的招聘会在校园里来了。我仔细看了看,唯一招中医本科临床的,竟然就是我们县中医医院。其他县级招考中医本科临床的,都是康复医院、红十字医院等。而市级的公立医院非但没一个要中医本科临床的,连那几所康复医院,也要求是中医临床硕士。难道我辛辛苦苦考上研,辛辛苦苦学习三年后,毕业后最好的归宿依然是在市级的康复医院做一个保健医?

    虽然,按中医理论来说,上医医未病,保健医生小瞧不得。但实际情况是,谁也不把保健医放到眼里。万分纠结之际,我爸葛先生的电话来了,他不知从哪听说县里到中医药大学签毕业生了,坚决要求我赶紧去签约。并且说他打问了,这届毕业生县里就我一人,若有外县的学生想签,我的优势也明显,赶紧签!赶紧签!

    到招聘会场仔细一看,原来我爸的信息也不够准确,县中医医院招三名临床。我把这消息给我爸一说,老人家大喜过望,说既然是三个名额,那肯定就招上了,以后就是中医医院的医生!

    唉,我和我爸就这点出息,那时,县中医医院在我爸心目中就像在北京,在天安门广场边似的。我签约以后,心里是踏实了点,但好长时间瞒着同学,其实,燕雀也怕鸿鹄的蔑视。特别是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