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林夕温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听闻爱情,十有九悲(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蒸锅里加热后,盖上一个胶皮塞密封,就可以保存到冬天了。

    家家户户都会储存很多瓶,到了冬天每次做汤的时候加上一点儿,非常好吃。

    她很喜欢这种食物,就是光打开玻璃瓶子直接吃,都不觉得酸。他知道她喜欢吃,便教她各种食物游戏,不但好吃而且有趣甚至便宜,比如爆豆子,会在舌头上跳舞的海苔等等,都是他发挥小聪明独创的美食。

    她对他也很好,经常从家里偷来他最爱的大白兔奶糖或者话梅糖给他吃,自己只是在一边看。这两种糖在当时都很难买到,许多人家即使买到了也舍不得吃。

    他自己吃的时候,经常轻轻咬开分给她吃,或者含上很久很久。

    她长得很漂亮,学习也很出色,谁也不明白,为什么偏偏看上了他这样的“小混混”,而且愿意长久地一起走过一生。

    侯超说,他自己也不明白,可是他说自己曾经给过她一个承诺,就是“幸福”两个字。

    上学的时候没有钱,北方的娱乐活动也是十分贫乏,可是他一直记得那个下雪的冬天,两个穷学生一起手拉手去东四的工人俱乐部看电影—那是他们在一起以来看的唯一的一场电影。

    后来她上了大学,他却选择了下海经商。

    那时的他知道没有钱的痛苦,比如买不了她想要的一切,所以他觉得自己一定要挣到很多钱,起码能给彼此换取更多快乐。

    虽然,彼时的他,对“快乐”的定义还相当模糊。

    很多年后,他也已经富起来,至少能给她买得起一枚漂亮的钻戒。

    更让他惊喜的是她还没有变,依然如以前一样单纯痴情。甚至,没有嫌弃他的低学历。

    为着她小时候最喜欢的味道,为着她依然留恋的校园生活,他在北京交通大学附近开了家番茄火锅店。

    锅底就是老北京的那种装在玻璃瓶子里的番茄。

    火锅店没怎么装修,用的都是简陋的小桌子和塑料椅子。空间也很小,四个人坐在一起,都觉得紧凑。

    他那时在意的,是味道要好。

    从开张的第一天起,这家火锅店竟然成了女孩子们趋之若鹜的地方,夜夜爆满。

    经营餐厅是辛苦活,他日日忙得透不过气来,她也陪伴着他投入其中。

    回忆起来,他说,那时亦可以算是最幸福的时光吧。

    火锅店上了轨道后,两人雇了店长,自己渐渐退到幕后,日子也清闲起来。

    本来以为清闲下来,可以多在一起亲热,奇怪的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少了。闲不住的她去一家公司发挥自己的才艺,他却每天不是在家睡觉,就是出去喝酒抽烟。

    有一天,他的一个哥们儿要向女朋友求婚,来咨询他选什么餐厅好。哥们儿的女朋友一直喜欢这里的番茄火锅。

    于是当哥们儿问他北京哪家餐厅上档次,够气派够浪漫时,他却要他来这里求婚。

    就在这空间紧凑,装修简陋的地方?

    那时所有其他朋友都劝那哥们儿应该选择家体面的餐厅,最起码是什么自助餐,或者是东西不一定很好吃,但气氛和情调很到位的西餐厅。

    可是那哥们儿很快明白了侯哥的意思,把求婚安排在了这里。

    一进门,还没点菜,哥们儿的女朋友突然变得很愤怒,站起来拂袖而去。

    哥们儿上去拉住她,她却眼泪下来了,她说:“我跟了你这么多年,好容易走到今天,你竟然在这种地方向我求婚?

    你不知道别的女孩子的男朋友,都带她们去哪里吗?你是没有钱,还是我只配得上这种地方?”

    哥们儿气喘吁吁地喊:“你不是一直喜欢这里的番茄味吗?

    这也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东西!这难道比不上那些专门骗冤大头的贵饭店吗?”

    后来,他俩还是分手了。他揽着哥们儿,没有说话。哥们儿却开了口:“也好,这样的女人,将来也过不下去,就是可惜了我专门给她买的八分钻戒。”

    回家和她说起这件事,她说“你们男人就是不能理解女人内心的那点儿小虚荣”,并建议他翻修一下火锅店,弄得上点儿档次和情调。

    她的意思是—既然是女孩们爱来的店,就应该弄出点儿女孩子喜欢的花样。

    他想了很久,最后决定保留老店的风格,却拿出一笔资金让她去北京市区东边的新源西里开新店,随便她怎么折腾装修。

    他说:女人永远只迷恋最华丽的表面。

    如果还有人要求婚,就去我老婆搞的那家店,肯定只有成功没有失败。

    新店开张的那天,他去了。

    纱幔轻飘、浪漫包间、原木桌椅……这些在他看来就是一个个普通的噱头。

    可是当他看见收银台附近分别摆放着一盒大白兔奶糖和一盒话梅糖,边上还系着两个人小时候的红领巾和小时候一起玩过的羊拐时,眼睛突然就红了。

    学生时代的那些回忆和初恋年华的那些情绪,在那一瞬间统统被打开,被放纵。

    他想起自己曾经被人问过这样的问题:既然钱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