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 傅长宁其实是有些恶趣味在的。
她不好奇这个人是怎么得知的气息丸的事。
是如那个凡人般,意外拥有了某种预知能力,还是在某处意外得知了此事, 于是动了心思。
这些她通通不关心。
她只好奇,面对她的回击,这个人会怎么做?
于是在出发前往息夜之丘前,她跑去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 她去找城中的乞丐,花银子帮她伪造了一个死亡现场第三人在场证明。
当然, 这件事做起来没那么简单, 且暴露的可能性极大。为了以防万一, 她在询问过对方意见后,托问尺出手,修改了他的记忆。
第二件事, 她去了一趟黑市。
这件事只能说是天意,她在观察了几天后, 诧异地发现,看似出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神秘人, 其实根本不是同一个, 而是有好几个,且彼此之间毫无联系, 见面不识。
这么好的机会她当然不会错过, 她迅速找到这些人轮替之间的间隙,趁着中间无人衔接的空档期, 打晕了其中一个。而后伪装成神秘人的模样, 低头匆匆在黑市收购气息丸的炼丹材料。
整个过程做得极为隐蔽。
绝不在同一条街道买两种以上材料。
绝不使用同一种声线出现在两家摊位。
甚至, 连使用的灵石大小品质好坏都刻意做出了区分。几番周折转手, 甚至不惜高价换购,以确保绝不引起任何人注意。
——当然,这都只是错觉。
是为了让暗中跟踪的王家修士对神秘人已经在着手炼制气息丸一事信以为真,而刻意营造出来的错觉。
只有足够难跟踪,让他们动脑子,自己去思考去判断,他们才会对得出的答案深信不疑,并产生一种紧迫感。
为此,她甚至花光了自己当时身上剩下的所有灵石。
事实上,花完之后,傅长宁开始有点觉得不值。
因为,她之前一直以为的神秘莫测的这方势力,看起来实在太不聪明了,像只纸老虎,一戳就破。
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没必要花这么多精力和金钱在对付这方势力身上——反正绝对不是因为她心疼灵石。
她能理解,对方大概是想最大程度降低手下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避免消息泄露。
但这些人难道没想过,同一个城池,同一个黑市,还收购同一样东西,就算有帷幕遮挡面容身形、不知道彼此姓甚名谁,但他们不会去思考去听去想吗?
再孤陋寡闻也不至于连几步远的消息都不知道吧。
这样孤立的做法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因为联系不上,而让局势更加混乱。
这些人遇事也会想,没事,反正不止我一个,其他人会管的,没必要强出头。
觉得这件事这样做不好?
没关系,其他人都这么做,多我一个也不多。
法不责众,无人监督,后果就是纰漏越来越大,这些人明面上相互都不联系,实则彼此心照不宣,互相勾连包庇,偷懒耍滑一样不落。
还因为不知道彼此是谁,装死都装得心安理得。
对她这种想捣乱的人而言也简单,轻而易举就能逐个击破,递过去的黑锅,人家主动就给盖好了。
概而言之,下下下下策。
不过做都做了,后悔也没用,傅长宁也只是这么一想。
她继续自己的行动,跑去做了第三件事,也就是之前拜托琢玉打听的事。
琢玉身份不一般,这一点她早就察觉到了,对旁的散修来说可能是密中之密的事,于琢玉而言,也就是一场笑谈罢了。但人既然说了消息是从朋友那儿打听来的,她也不会多问。
双方短暂会面后,琢玉把一个册子递给她。
回去后,她跟问尺凑在一块,针对那个册子里的内容进行修改。
这方面问尺比较擅长,它虽然不记得什么具体功法,但眼界见识却是在的,清楚知道怎么唬住人。
傅长宁则负责润色文章,凭借自己这几年抄写道经的经验,将内容写得玄乎其玄,乍一看煞有其事。
一人一尺合作过后的版本,比原先的更多、更全,看起来也更正规。
当然,改变不了它是假的的事实。
可傅长宁要做的,就是以假替真。
她重新找上那个被篡改过记忆的乞丐。
此时,乞丐见证了王三少爷之死这件事已经被小部分人得知,但由于消息不够劲爆,众人八卦起来也不得劲,并未在城中广泛传开。
傅长宁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是给这件流言添料。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那个曾经和傅长宁有过一面之缘的小乞丐了。
那女孩无名无姓,自称出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于是给自己取名叫做雪儿。
曾有人好奇问她:“你既不知自己名姓,想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