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未来的文明古迹内,林川看着众多小喇嘛紧张又好奇的簇拥而来,躲在立柱或墙根后,就为了见一见大明前来的正二品使节。听说他比总督的官位还要大,但怎么看都像一位年轻的小伙子。
到底要成就何等功勋,才能在他的年纪变成惊动整个日光城的人物?他们不明白,或许面对经书还能品出些一二,对于这世界,他们眼睛单纯的犹如一块璞玉。
当喇嘛好,当喇嘛就不用当奴隶,功课苦,但至少能吃饱肚,受人尊敬,死后还能去西方极乐,活着还能为苍生,最重要的是帮家人祈福。
并不是谁都能到寺庙里成为喇嘛,他们需要慧根,也需要供奉才有资格。在这个文盲率颇高的时代与地界,当了喇嘛能看懂经书,就已经胜过千千万万的同龄小伙伴了。
林川参观了僧舍,庙堂,禅室,藏经阁,也看到了喇嘛们的牧场,厨房,还有他们劳作的田地。所谓的哲蚌寺更像一座功能齐整的小型城市,哪怕完全与世隔绝,也能自给自足。
最后,林川看到了,需要他填上最后一块屋顶的措钦大殿,宏伟的殿堂内供奉着高达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同样被塑了金身,双眼紧闭的模样仿佛已经看破红尘。
走完这一切流程,林川这才被请到了禅室之中,扎西贝丹亲自为其冲泡起了茶水。
“方大人莫见怪,日光城地处偏远,没有什么上好的茶水,这是藏红花茶,可补气血,还请尝尝。”扎西贝丹口中的低贱,却也是大明内陆能卖出高价的药材。
“上师太客气了,敢问上师这寺庙何时举行开庙大典?”林川需要估算时间。
“您既然已经过来了,昨日我选了吉时,三天后就能举行。”对于扎西贝丹来说,所谓的开庙大典只是一个过场,毕竟少了那一块砖,寺庙也在正常运转,现在入驻的人数都已达到了9000人之多,接近满员。
“甚好,敢问开庙大典之时,宗喀巴大师会出席吗?”林川真是三句话不离宗喀巴。
“其实昨夜,我已将方大人求见的消息送去给了师父。他已经三个月没有跟我说过话了,不过昨天他回了我一句。”扎西贝丹为林川喝完的茶杯中又添了新的茶水,“师父说,他不想见你。”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