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每一段冒险都有终点(完结)(3/8)
处。
譬如“灵活”。
举一个通俗且不恰当的例子,战前时代的供应链就好像一台摆满工具箱的车间,里面光是可更换的螺丝刀头都有上千个型号,并且分别针对了不同的应用场景。
而新纪元的供应链则是一把“能用来拧螺丝的锤子”,虽然没有上千个可更换的螺丝刀头,甚至压根就没法换,但这件工具却可以毫无违和感的对付几百个应用场景。
前者虽然在规模化制造上有着绝对的成本与效率优势,不过其本身却脆弱的像玻璃做的一摔就坏。
而后者虽然在规模化的制造上稍有劣势,但其本身却有着如橡皮泥一般的韧性,就像老式的电视机一样,原本坏掉的地方踢一脚说不定反而修好了。
在这样的情况,即便拉格朗日点星港的产能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准,能在下饺子似的造一大堆军舰的同时顺手还造一艘“致远号”殖民舰用用,却获得了整合全部生产力集中在一艘星舰身上的能力。
也正是因此,这艘星舰无论是体积还是功能的全面,都超越了繁荣纪元时期任意一艘星舰,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上新的里程碑。
而就在学院的“真理号”殖民舰完工的同一时间,联盟的航天产业链以及太空资源开采也终于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水准!
除去小行星带上的采矿站之外,联盟还在人联时代火星殖民地的废墟上建立了一支百人规模的修理站与科研考察站。…。。
至此,楚光在黏共体会议上提出的“太阳系复兴计划”也顺利地进入了第一阶段的中期,人类文明收复人联时期疆界以及重返柯伊伯带指日可待!
……
太空电梯尽头的空间站。
两年半前那里还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轨道防御平台,而如今那座炮管林立的堡垒四周已经被大大小小的空间舱填满。
那些空间舱有的是合金熔炼车间,亦或者自动化生产单元。
还有的则是地表实验室租用的实验设施,亦或者航天工作人员居住的生活单元。
和旧时代的空间站不同。
这些建成于新纪元的空间站点大多没有装备调节重心的配重杆,也没有不断旋转的配重装置。
究其原因,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