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安得了青黛的指点, 果然在书房写了密密麻麻的两页纸,将自己的想法都写了出来,一手小字整齐, 青黛看了也不由咂舌:“我在你这个年纪, 字还没认全呢, 你却已经能够整齐的写出来了。”
宋舒予倒觉着没什么,自古至今, 世家贵族对于子弟的教育就非常严格,她作为长房嫡女, 也接受了最为严苛的教育, 君子六艺无一不通,打马京都靠的可不是绣花针和女四书,何况她自认对于蘅安已经放宽了许多要求。
故而她对蘅安的要求也难免严格了些,好在蘅安还算聪明, 倒也跟得上宋舒予的脚步, 不必以勤补拙, 胤禛也未曾觉着有什么,毕竟他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甚至说还要比蘅安艰难些许。
蘅安得了夸奖, 笑眯眯地道:“都是额娘教的好。”又道:“那蘅儿便去正院找嫡额娘了。”
“去吧。”宋舒予一扬下巴, 然后又顿了顿, 摆手唤了雯霁来,道:“取那对粉玉芙蓉耳铛来,给大格格把耳朵上的换了。”
“是。”雯霁笑着应了, 面带恭敬地退了下去,蘅安也乖乖坐在那儿等着,没一会儿,雯霁已捧了一个小梅纹漆盘过来,上正有一个雕工精致的小红木盒并一块镶银嵌宝的西洋面镜。
雯霁就要亲自上前服侍,蘅安身边的婢女柔雁忙上前道:“不敢劳烦姑姑,让奴才来吧。”
一面说,一面小心打开了木盒,用里头的耳铛换了蘅安耳上戴着嵌了小米珠的银塞子,用面镜照着给蘅安看了,复才从袖中取了帕子出来小心将替换下来的包了,再收起来。
青黛笑着道:“柔雁也细心。”
“不敢当乌雅主儿夸奖。”柔雁忙道,一面侧身退下,等着蘅安告了退,才随着蘅安往正院去了。
正院那边,几个婆子正在当院里扫雪,见是蘅安来了,忙道:“公主怎这个时候来了?福晋午睡刚起,这就回了福晋去。”
一面说着,一个婆子就往上房门口去了,掀了厚厚的毡子门帘,冲里头说了两句,没一会儿,衣着整齐的常嬷嬷便走了出来,对着蘅安笑:“福晋才念叨公主呢,公主就来了,二格格也在里头呢,公主快进去吧。”
“嗯。”蘅安微微颔首,端的是一派的大气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