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还为天帝时,其十子均为太阳,原本说好每人每天出来一次照耀大地,可有一次十日齐出,使得世间生灵涂炭,后来羿射九日解决了此事,才得以还天下一太平。”
关于羿射九日的传说,基本只要是个人都知道。
以《山海经》为蓝本,《淮南子本经训》将后羿射日的故事做了总结:“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在上述先秦至汉代的诸文献中,涉及射日之羿处一般称“羿”,不称“后羿”,但是唐代以后,在文学作品中多有以“后羿”称呼射日的“羿”的。
例如宋代梅尧臣《日蚀》诗载有:“日月与物固无恶,应由此鸟招祸凶。吾意仿佛料此鸟,定亦闪避离日宫。安逢后羿不乖暴,直与审悫弯强弓。”
元曲《西厢记·张君瑞害相思》中也载有:“无端三足乌,团团光烁烁,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轮落?”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记载:“想当初尧王时有十个日头,被后羿在昆仑山顶上,射落九乌,止留的你一个。”
故有“后羿射日”之称。
也有的仍用“羿”这个本称。
将该典故称为“羿射九日”。
实际上这个羿不是后羿。
因为后羿是夏代君主。
而羿射九日发生在舜尧时期。
两者相差好几百年。
众人知道知晓真正射日的羿是谁。
也知道李靖突然说“羿射九日”应该是另有他指。
关二爷试探的问道:“李天王的意思是,咱们请羿来破那太阳阵吗?”
李靖微微颔首道:“若是我们之中有谁认识羿,可以请来破此阵,诸位,你们谁认识吗?”
二郎神道:“我等只闻其名,未曾见过其人,哪里认识如此英雄?”
马王爷笑道:“其实我等并非要认识羿,只需有人与三皇五帝有些交情,兴许就能请动。”
关二爷哭笑不得道:“三皇五帝何等尊贵,岂是我们能有交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