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猛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关注着中原的战事,同时他更关心逃避战争的难民,现在逃到兖州和亳州的难民已经超过百万了,不光是宋州的难民,汴州和徐州也有大量民众逃难,难民之多,着实有点出乎郭宋的意料。

    参谋房内,潘辽、杜佑正在和郭宋协商难民之事,潘辽指着徐州道:“我们得到消息,逃去兖州的难民中,竟然有不少徐州的难民,他们并不是因为战争,而是逃脱沉重税赋的盘剥,听说仇敬忠到了徐州后,又加税一成,原本是三成的田税,现在要四成,户税也是,按人头,每人加税百文钱,而且是用太子殿下的名义。”

    杜佑也道:

    “朱泚收税很狠,他不是按当年收成的三成征税,而是选一个收成最好的年头来定税额,打个比方,去年风调雨顺,没有灾害,上田每亩收小麦三石,朱泚就用这个为标准,每亩征税一石,结果今年遇到春旱,每亩收成只有两石麦子,结果税赋就变成了五成,佃户还要给东家交租,他们更惨,现在仇敬忠再加税,他们真的活不下去了。”

    潘辽叹口气道:“卑职看了王珪年的报告,他说很多难民带的粮食并不多,而且还是夏天的收成,最多只够吃几个月,他们下半年就只能靠种点豆子煎熬充饥,现在微臣担心的是,几个月战争结束后,种豆子也来不及了,他们怎么活?”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所有人都有这个问题?”

    “大同小异吧!”

    潘辽道:“乡下农民靠种田,县城里的人则靠小零工小买卖过日子,都不能停,微臣觉得解决他们后来的生存问题其实也不难,我们需要人手的地方很多,尤其像矿山,一个矿需要人手几万人,完全可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还有兴修水利,治理河道!”

    旁边杜佑笑道:“对于宋州的百姓,当然是疏通汴河最适合他们的,开元年间疏通漕运以来,河道又有淤塞的迹象,正好组织劳力大规模疏通,另外,修建纺织工坊可以吸收一些年轻女工,其实微臣的意思,成立一个专门的官衙来管这件事,问题不是很大。”

    “现在是怎么处理的?我是说,给难民青壮都找了什么事情?”郭宋问道。

    “现在处理得不错,兖州那边是挖掘灌溉水渠,种植黑豆,亳州那边也差不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