峦纵横,林木幽深,远处是巍巍青色的秦岭,一路上鸟语花香,春天气息盎然,
一行人沿着官道大约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了灞水源头,这里有一片占地数百顷的湖水,叫做灞源湖,秦岭无数条溪水流下,在这里汇集成湖,然后向北流往长安,形成灞水,水质清澈湛蓝,俨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山峦之间。
湖水的西南方向有一条水渠,缺口被堵住了,这条水渠被雨水浇灌,形成一条长长的浅池塘,里面长满了水草和杂草,把这个水渠都完全覆盖了,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再过
几年,这条水渠就会消失了。
“就是灞渠!”
杨天华指着废弃的水渠道:“丹灞道分为北段和南段,北段叫做灞渠,南段叫丹渠,灞渠长二十余里,丹渠长二十三里左右,加上大昌谷,整条丹灞水道长五十余里。”
“等一等!”
郭宋打断他的话,故作不解地问道:“两地不是只相隔七里吗?”
“殿下,相隔七里是直线距离,实际上地形略有点北高南低,所以必须迂回走弯,把地势拉平,才能方便通船,当年动用了八万民夫,耗时两年才挖通了这两条水渠,可惜没多久就废弃了。”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远远不止七里,难怪要投入数十万贯疏通。
“现在重新疏通,需要多少人力?”郭宋问道。
“殿下,疏通水渠容易,都是现成的,只要清除杂草,再加固河堤就行了,关键是大昌谷,疏通着实不易。”
郭宋当即道:“那就去大昌谷看看!”
众人来到了十余里外的大昌谷,这是一条长约十里的峡谷,中间有一段被乱石堵住了,尽管数十年时间,乱石上长满了杂草和藤蔓,里面生活着大量鼠蛇等小动物。
郭宋用马鞭一指乱石堆问道:“这一段被堵塞的峡谷有多长?”
杨天华道:“启禀殿下,大约有三四里长,如果是从前疏通,至少需要五万人疏通三年,但现在有铁火雷,卑职认为只要三万人,一年就可以疏通。”
“一年就行了吗?”
郭宋有些惊讶问道:“按照卑职的经验一年就足够了,同时还要在峡谷的山崖上修建一条木栈道,方便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