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智能制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五十七章 要做就做最大的 【求订阅】(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开发区刘主任苦着脸汇报。

    “肯定没问题!我们也有企业扶持资金。”龙老板大手一挥就否定刘主任的疑问。他对刘主任的表态很不满意,决定考虑换一位有冲劲的项目负责人去公关许振鸣。

    “若是有资金,我们可以把盛京重型机械厂和盛京煤机厂打包,一起拿出来改制。”

    “王主任说得对,最好也把盛京机床厂、盛京第三机床厂、盛京友谊机床厂等三家单位拿出来。”

    “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听说一鸣集团公司承担了国家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科研项目。他们应该对我们的三家机床厂有兴趣。”

    在龙老板虎视眈眈的目光下,团队成员们立即爆发很大的热情,出谋划策。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和辩论,他们决定拿出两个重点项目来吸引许振鸣。一个是重型装备项目,一个是机床项目。

    “王主任,你下面的任务就是立即去连大市,把许振鸣请到沈京市来。刘主任的工作还是负责一鸣集团公司的智能电子产业园项目。”

    会议结束的时候,龙老板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让大家都行动起来,争取再把许振鸣的口袋炸干。

    …………

    另一边,许振鸣正在接待连大市重型机械厂的一帮领导干部。他要在离开连大市之前,把振华重工集团的领导班子和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下来。

    第一个和他见面的是梅厂长。

    梅厂长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他现在已经做出决策,不想离开振华重工集团,准备给许振鸣打工。

    “许董,按照我的级别和年龄,完全可以到连大市的机关单位混一个处级调研员。但那种日子我不想过,想到你的麾下听令。”梅厂长目光真诚的看着许振鸣,提出要效力的请求。

    此人文化程度高,有在职研究生学历;素质不错,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这种人才若是南下打工,江浙沪一代的机械厂特别欢迎,年薪不会低于十万元。

    话说在另一个时空,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败以后,江浙沪地区企业里的技术骨干都是从东北来的工程师。

    既然这样,许振鸣肯定要留住此人。

    “梅厂长,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你为啥要留在振华重工集团?第二,你认为振华重工集团以后该怎么走?”一念至此,许振鸣当场给梅厂长出面试考题。

    “这…”听到这话,梅厂长愣神了片刻。

    他稍稍平复内心的波动,然后才说出自己想留下来的理由,“许董,我认为振华重工集团现在的体量,完全可以去魔都股市去走IPO的流程。这才是我留下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梅厂长的野心很大。

    他告诉许振鸣,振华重工集团第一步是到魔都股市上市;第二步是把港口机械做大做强,最好能做全球最大的船坞、港口吊机、港口装载机等装备。只有这样,振华重工集团才能达到许振鸣说提出的要求。

    他这种理论虽然有欠缺,但不是没有道理。除了把振华重型集团打包上市的理念跟许振鸣的理念不相符,其他的倒是没冲突。

    “梅厂长,我们振华重工集团为啥要上市?”想到这些,许振鸣笑嘻嘻的拿出特供小熊猫,给梅厂长散了一支香烟。

    熟悉许振鸣性格的人都知道,他这种动作表示已经认可了梅厂长。

    而梅厂长却不知道,认为许振鸣还在给他考试。他因此点烟的动作都有些不利索,笨手笨脚的点燃香烟,在搜肠刮肚的组织说辞。

    “许董,振华重工集团若是能上市,可以给我们募集一批资金过来。”

    “我不缺资金,随时能调动十几二十亿资金!”许振鸣笑道。

    “我们可以发行内部股,把所有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事实上,我们重型机械厂的职工素质非常好,每个人都有技术。”

    “嗯…你这条意见倒是有几分道理。特别是你和邵总工这样的人才,没有股份是留不住的。哈哈哈哈……”

    见梅厂长终于说出大实话,许振鸣大笑道。

    按照他的判断,这位梅厂长就想通过振华重工集团上市来获得原始股。

    “嘿嘿嘿……”梅厂长被许振鸣点破小心思,一边吸烟一边尴尬的笑着。

    这时候,许振鸣很郑重的表示,梅厂长被他聘用为振华重工集团的总经理,负责企业IPO的流程事宜。

    “谢谢许董的赏识!”听到这话,梅厂长先是一愣,然后惊喜万分的跟许振鸣道谢。怎么离开这间办公室,他都有点不记得了。

    “老邵…老邵,许董有请!”梅厂长正好和邵总工迎面相遇,于是把许振鸣的指令传达一遍。

    邵总工也是许振鸣主要考察对象。若是可以,许振鸣决定聘用此人担任常务副总经理,主管振华重工集团的一切事物。

    梅厂长关系网不错,负责企业的外部联络和上市工作;邵总工精通技术业务,正好可以主内。用人就要用他的长处,这就是许振鸣所设想的理想管理团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