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智能制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九章?联合生产法【求订阅】(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都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这时,电话里出来桂长树爽朗的大笑声。

    他还跟许振鸣开玩笑,让许振鸣不要按照国际行情价卖8英寸硅晶圆片。

    “你放心吧。到时候,国际上的硅晶圆片会跳水。岛国人和米国人肯定会大降价的。我这边的价格不会跟国际价格同步。只要能保证15%的毛利润,我们就出货。”

    许振鸣就是担心老外会用低价倾销的方法,来挤垮刚刚涉及硅晶圆片生产的一鸣集团公司。他这是提前打预防针,准备跟桂长树和宋时添把硅晶圆片的销路确定好。

    “老外就那样。我心里有数,总部的领导心里也有数。另外,我一会儿再给老宋打个电话,帮你把这事敲定。”这时候,桂长树在电话里给许振鸣吃下一个定心丸。

    他已经接受了许振鸣的建议,同意长弓集团、花晶芯片公司和一鸣集团公司结盟,共同进退。

    得到这个保证,许振鸣才安心的挂上电话,跟万宁古道别。不久后,他跟在黄丽和吴天凌的身后来到光纤预制棒的生产车间。

    这条生产线其实也是化工生产线,主要原料是硅晶圆生产线车间的下脚料单晶硅。单晶硅通过熔融、提纯、氧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再次变成纯净级的二氧化硅液体。

    用二氧化硅制作光纤预制棒的工艺过程,跟制作单晶硅棒很类似,也是一种逐步结晶的工程。制作好的预制棒是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硅晶体棒。一根预制棒可以拉出几十公里长的光纤。

    “黄博士、吴博士,这条生产线咱们公司能不能仿制?”听完黄丽博士的介绍,许振鸣兴致勃勃的问两位专家。

    按照他的想法,这种光纤预制棒生产线,一鸣集团公司要能自己设计和生产。

    一鸣集团公司在全国布置那么多的硅晶圆生产基地,应该都利用起来。再过几年以后,光纤产业红火起来,一鸣集团公司可以给全国的光纤工厂提供廉价光纤预制棒。在这种行业,一鸣集团公司至少能做到独霸国内市场。

    “许董,未来的光纤还有一种材料也比较关键。”而这时,吴天凌却提出不同意见。他告诉许振鸣,岛国人正在研究塑料光纤,而且进展不错。

    “塑料光纤是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成本低,容易拉制成光纤。而且比较柔软、坚固、光纤直径能放大,光信号的持续损耗低。这种产品将来非常有潜力。所以,我们光纤研发中心的方向要偏向塑料光纤。”

    吴天凌认为塑料光纤有前途,建议许振鸣调整一鸣实验室的研发战略方向。

    但黄丽却持有反对意见,“师弟,我们国家高分子化学的技术不成熟,要做到你说的那一步,还要走很长的路。”她建议许振鸣,以玻璃光纤为主,先把利润挣到手再说话。

    这两人的观点都有道理,许振鸣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他只能凭着感觉来做决策,“两位博士,我们有最廉价的光纤预制棒原料,最少能占领国内市场。所以,我认为咱们未来还是以玻璃光纤为主要研究方向,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听到这命令,黄丽和吴天凌不再过多讨论光纤材料种类的问题。老板既然已经做出决策,他们只能按照老板指出的方向来努力。

    吴天凌当场接下研发光纤预制棒生产的任务,争取在1997年元月份拿出全套的国产化生产线图纸。

    这套图纸和国际上流行的生产线技术工艺不一样,是利用一鸣集团公司硅晶圆生产线来做联合生产的生产工艺。就好比钢铁公司利用尾气来生产硫酸,既环保又能生产高附加值的另外一种产品。

    所以说,吴天凌一旦拿出全套国产化的光纤预制棒生产线图纸,国际上的光纤预制棒价格将会瞬间跳水。许振鸣也想做一次光纤预制棒的庄家,可以操控市场价格。

    当然,这都是理想化的模式,还需要吴天凌和黄丽两位博士的努力才行。

    “许董,你就安心的等我们的好消息吧!”而黄丽特别有信心。她信心十足的跟许振鸣道别,拉着吴天凌钻入光纤预制棒生产车间。

    许振鸣跟这两人道别以后,却没能自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被何昌林一个电话喊到鸣芯制造公司的大院里。

    何昌林负责研发的国产PLC项目,已经拿出第一款YM-PCL的试验机原型,想要请许振鸣去看看,提出一些意见。

    “许董好,什么时间回来的?”这时候,章钕金却笑嘻嘻的拦着刚刚才下车的许振鸣。他刚从花晶芯片公司出差回来,还没到集团公司总部报到备案。

    章钕金和许振鸣一样,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外面出差连轴转。

    他先到长弓集团,帮助长弓集团公司理顺三条二手芯片生产线的生产工艺。长弓集团的芯片Foundry投产以后,他又应邀去了花晶芯片公司,支援花晶公司把生产线调试好,达到量产状态。

    “许董,花晶芯片公司的情况很不乐观。他们这家企业迟早会拖垮的。”章钕金一边跟许振鸣握手,一边吐槽着。

    他告诉许振鸣,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