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得罪不起任何一方诸侯!”典庆最终还是拒绝了即墨。且不说训练器材的消耗,单单是二十万人的吃穿用度,没有齐国在背后支撑,仅凭即墨那些人的家产,能撑得住三个月?一支新军从征召到练成,至少要三年,即墨这些人是不可能支撑的起的!县分上中下三等,上县就是县邑中最高层次,一般的上县同时也是郡城所在。当今天下,论综合国力,齐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战争潜力同样是诸侯之最。并州虽然能够帮助齐国练兵,但是最多也只能帮助齐国练出万大军,再多也会动摇到并州的根本。“所以这是先生和齐国的某些人的个人想法咯?”典庆明白了,难怪君上会提醒他,即墨是齐国的有志之士。典庆摇了摇头,即墨什么都不懂啊,只有一颗款款报国之心,却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和才华。典庆作为并君的近卫统领,自己的谈话肯定会被汇报给并君,并君向大王和太后求证也会知道是他个人行为,否认也没用。“且不说羽林卫这样的精锐决战兵种,仅仅是普通的大军,以三千为例,仅仅一年的消耗,就能掏空一座上县十年的积蓄!”典庆认真的说道。万大军对齐国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让齐国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可是这不代表他们就能将这些转化为战力,兵力!齐国的潜力是有目共睹的,也因此,没人愿意看到他们重新雄起成为东方霸主。“国之大事,唯戎与祀!”齐国想要重修武备,诸侯都不会答应,燕国、楚国、魏国甚至韩国都会盯着,西边的秦国同样会施压。“是!”即墨也没有否认,否认也没有。齐国有能力组建二十万,甚至三十万,五十万大军,这一点无论是典庆还是言晏都毫不怀疑。即墨沉默了,他们不是没想过劝说大王和太后重修武备,但是现在的齐国,当权者并不是他们。即墨大夫可以是齐国的有志之士,但是他救不了齐国!“齐国想要崛起,想要强大,需要的大军太多了!”典庆继续解释着。“先生可知道一支大军的训练所需的消耗有多少?”典庆还是不想打击即墨的进取心,毕竟谁也不愿去嘲讽一个一心为国的有志之士。齐国终究缺少了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