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沉吟道:“宝鉴之中,倒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他的两匹马儿,都是几乎成了精怪的,而且在他车下,藏着五头精怪……车中也有一股凶威煞气,像是虎威,其中还有一股气息,氤氲难测。”
……
但也或许,这少年深不可测,越过了宝鉴所能检测的范畴。
小精灵哼了声,道:“难道你就能把持得住道心了?”
遥遥望去。
年轻道士微笑道:“晚辈这次来,正是接引这少年的,明日他便会亲去司天监,师叔不必太过费心费力了。”
道路一侧,站着个年轻道士,眉目清俊,面带微笑。
京城之内,繁华无比。
踏过城门,走入城内,仿佛通过一条宽阔的隧道,竟然足有数丈,可见这京城的城墙又是何等厚实。
老道深深看了他一眼,未有开口。
……
“白天已是这般热闹,不知夜晚如何?”
这道士的修为,高深莫测,至少已是上人。
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正当他这么感叹之时,便见宝鉴之中,又显现出了好些个修行中人的气息。
“不愧是京城,好生繁华。”
苏庭与小精灵,驾着马车,在城中游走。
那年轻道士上前来,躬身一礼道:“元丰山后辈弟子余仁,拜见老二爷。”
他沉吟不语,良久,才道:“这少年不同于常人,先盯着他。”
精怪缠身,也不知是福气,还是晦气。
适才那将士低声道:“难道他不是凡人?”
老道低声道:“青鸟?”
其中不乏有人光芒湛然。
就在苏庭踏入城内之时。
老道低声道:“我镇守城门十三年,除正仙道的葛正轩之外,也就只有这个少年了。”
“前面一种倒也罢了,若是后面两种,那么这少年就太过不凡了。”
但在这将士身后,还跟着一个青年道士。
先前查验苏庭马车的那位将士,来到城墙上,低声道:“已放他去。”
这座京城,十分热闹,也十分广阔。
过得片刻,他微微睁眼,道:“咱们找个地方落脚,天色也快暗了,正好看看夜里的京城,是不是比白天还要热闹?我想这地方如此繁华,兴许每个夜晚,都要比坎凌的庙会更为热闹……”
苏庭微微闭目,心中闪过一幕幕场景,灯红酒绿,热闹繁华。
两侧店铺林立,街头摊贩摆设,人来人往,车马流通,声音吵杂,显得热闹无比。
苏庭哈哈笑道:“我见过比京城繁华的地方,里头有着更好玩的事情,比这京城更令人放不下,但我也已经放下了……”
老道皱眉道:“无论修行中人,还是妖魔鬼怪,但凡在这宝鉴之内,都会显露出不同来……但先前那个少年,却没有多少变化,仿佛只是个凡人。”
京城所在,乃大周最为繁华之地。
小精灵听得十分向往,但却又问道:“你不是要参加盛会,争夺魁首么?咱们现在应该先探查这场盛会情况才是。”
“是否也如我前世那般,灯火通明,夜如白昼?”
……
老道神色严肃,目光微凝。
至于那些寻常百姓,便是连背上筐里的番薯,都被掰了开来。
年轻道士笑道:“自然是有关系,所以才有晚辈前来,让师叔撤去监察这少年的眼线,免得浪费精力……”
老道缓缓说道:“老夫的职责,是监察所有入城的修行人,并且鉴别身份,由司天监接引。”
老道转过头来,微微皱眉,道:“你是元丰山的?”
将士微微点头,道:“我这就吩咐下去。”
其实苏庭不是士子身份,只能算是一介白身,没有资格用双驾马车,但倒也没有谁来查他的资格。
所谓查验,不过是掀了一下车帘,便放下了。
这回,苏庭倒是少见地沉默下来,没有解释,只是略微一叹,过了片刻,才道:“过了这次盛会,我就离开京城去,这京城虽然繁华,毕竟红尘俗世,留不住我这世外神仙。”
而更重要的是,这道士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注视着自己。
年轻道士微微施礼,道:“正是。”
小精灵不屑道:“又吹牛了?”
但这也并非守城将士过于疏忽,只是京城向来规矩森严,极少有谁胆敢逾越身份,用双驾马车的几乎也都只是士子。
苏庭见状,神色凝重。
老二爷?
老道沉吟道:“他是什么人?”
而就在不远处,人群后方,但见一辆马车,缓缓而来,车厢宽敞,华丽大气。
苏庭闻言,先是一呆,旋即沉寂半晌。
声音才落,他忽然顿住,目光微凝,看向一旁。
年轻道士沉吟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