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旋转镜头,我们要根据这个设计一个自动切换的结构还是蛮复杂的,而且稳定性不一定高。”陈东风把自己设计的难点提了出来。
“最好是不要这个旋转切换的方式,改成导轨式的转化方式。这应该是最简单的。”杨辉补充。
三人听了杨辉的想法,感觉很有建设性,当即画出了镜头切换的草图。陈东风觉得仿照左轮手枪的轮盘来设计这个镜头切换的系统。这样便于选择镜头,也利于把镜头插入到导轨中。唐昌宏三人又就陈东风的想法,补充了一些设计细节,如镜头的选择时的机械固定,在比如怎么把镜头从导轨上卸下和装入的问题。经过四人的讨论后一个导轨式多镜头自动切换系统就初步成型了。至于信号传输稳定性的问题就需要收发单元的各种滤波和放大了。
再说到机动飞行的问题,大家觉得飞龙肯定是做不了Mini2000那样的灵活动作的,机动主要是S型飞行进行各种规避,怎么提高机动性的问题还是需要大推力的发动机来决定。至于各种重心偏移飞行的稳定性怎需要在试飞的过程中,把各种控制策略写到控制芯片中。
四人这么一讨论,就把飞龙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基本给说出了个七七八八。
俗话说:说易行难,古来如此。陈东风他们的飞龙真能一飞冲天,恐怕不是这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