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歌鹿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往事(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歌鹿鸣最新章节!

    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黄中只觉得奇怪。

    说是有紧急军情,让自己这个堂堂交趾副都指挥使,亲自率兵匆匆赶往占城国;大军五千,兵种齐全。到了因陀罗补罗城,见驿馆戒备森严,护卫军队也足有三千人。这样加起来八千人的队伍,以明军的精良装备,灭占城国都够了。而西洋一带大明威震四方,更不会有人来老虎头上捋须。

    什么人,要如此大的阵仗?

    直到两天后,郑和与两名锦衣卫领着拜见,黄中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皇太孙!这可非同小可,皇帝对这宝贝孙子的宠爱天下闻名,大明的皇位继承人,难怪要如此严加保护。

    只是,皇太孙去交趾做什么?那一片蛮荒之地,除了野蛮人还是野蛮人。

    自交趾布政使司设立后,每次的官员派遣,朝廷都头疼。原因很简单,没人愿意去。物质生活艰苦,娱乐生活贫乏也罢了;还有瘴疠,水土不服这些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大问题。

    品级上讲起来,交趾布政使司是行省级,不亚于六部侍郎。可是中央官员们宁可做个六部小小的主事,甚至外派个苏州知府或扬州盐道,也不愿作这正三品的交趾布政使。朝廷无法,只好抓着犯了错的官员,贬谪交趾;比如大才子解缙就在交趾做了三年布政使司参议。或者就近广西广东云南三省就近派遣,中央考核根本做不到。而中下级官员,则更是鱼龙混杂,是个肯去的人就能去。

    这样一个鬼见愁的地方,为什么皇太孙要去呢?而且这么急,新年都要赶路?

    黄中疑惑着,大部队开拔出发了。将近岁末,因陀罗补罗城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道上满是各式商贩,颇有些拥挤。驿馆门口不知何时停了辆马车,厚厚的帷幕拉得严严实实,皇太孙愁容不展地骑马守在车旁。

    郑和送出老远,殷殷话别良久,皇太孙似乎心不在焉,随意挥挥手就纵马上了大道。郑和无奈地叹口气,抓着黄中又仔细叮嘱一番。

    黄中知道郑和要继续下西洋,所以才安排交趾军队过来护驾。看郑和那小心的样子,是恨不得亲自留下来陪太孙,可是大张旗鼓的下西洋,近三万人等着,其中还有那么多外国使节,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黄中忽然明白,这一趟,委实担子不轻:扛的不只是自己的身家性命,甚至还有郑和与占城交趾的前途命运。

    马车走得不快,一日只行了四十多里,傍晚到了占洞城。城市小得可怜,只有一间小客栈。黄中见太孙亲自下马到车边,捧了个人儿进了客栈,依旧盖得严实,看不出是什么人物。翌日一早,又亲自捧回了车上。而随行在侧的使女,竟然是旧港宣慰使的女儿施二姐,更有一只小猴子在车上跳来跳去,不时“吱吱吱吱”叫几声。

    黄中实在好奇,这车中,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样走了十来天,出了古垒洲,也就是出占城国进交趾境了,黄中稍稍松了口气。

    虽然明知道占城国是个小藩属国,一向太平,可到底担心。如今进交趾便意味着进大明境,沿途衙门军队都会听从调遣,无疑更加安全。仰首望去,似乎天空都蓝了许多。岁末在中原,应是雪花飘飘的冬季,可这极南之地,依旧炎热如夏。

    又走了四五日,马车的帷幕终于掀开,车中人坐到了车窗口。黄中远远望去,似乎是位少女,瘦小纤细,浅浅丁香色的衣衫。太孙依旧策马在车旁,不时侧头与少女说几句,笑容满面。

    黄中不敢多看,只是太孙心情转好,整个队伍都似轻松了许多。难道劳师动众,这八千人的队伍千里跋涉去交趾,只是为了这少女?

    这日已是腊月二十五,队伍到了清化府。大明设交趾布政使司后,共下设十五个府,包括交州府,北江府,谅江府,建平府等。这清化府位于交趾的中北部,踞交趾的都城昇龙城相距不远。

    进了府城,黄中见太孙并不下马,那个锦衣卫镇抚荣夏匆匆进了知府衙。没多久,出来一行人,看服饰是本地知府,毕恭毕敬地拜见皇太孙。皇太孙似乎很是着急,急急忙忙说了几句,一挥手,知府带路,大队又往前行去。黄中心中不解,指挥着大队紧随其后。

    行出大约有二十多里,到了一个小县城,城门甚为简陋,就是一个土堆而已。黄中望去,草草写着“俄乐县”三个小字,枉黄中在交趾呆了近十年,这个名字听都没听说过。皇太孙却似是精神一振,策马便往县衙急驰。荣冬带着大队锦衣卫连忙跟上,一边吩咐黄中:“黄将军!照看好马车!”

    黄中不敢怠慢,打马冲到马车之旁,又挥手招呼手下兵马迅速跟上,簇拥着马车缓缓前行。

    车窗正开着,那少女斜倚窗口,静静望着窗外风景。见黄中行在车旁,轻声道:“有劳将军。”声音清脆悦耳,却是中气不足有气没力,弱弱地飘在窗口。

    黄中一听,便知这少女生病或是受伤,不由得侧头望去。只见这少女依旧是一袭浅浅丁香锦衣,整个人似白玉雕成,雪白柔腻。可是眉间一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