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琉璃世琉璃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章 直驱险难量(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燕王府里一派喜气洋洋。门户窗牖上都贴了大红的春联窗花,屋檐下回廊里挂上了各式宫灯,连院子里过冬的花草树木上也是披红挂绿,到处鲜艳亮丽。

    徐英捧着一叠崭新的棉衣棉袍,走到了听松居。

    前日马三宝深夜到家,居然带了京城的王伴伴回来。那是宫中的老人,徐英幼时常随中山王去皇宫里玩耍,和王直熟悉得很。想了想,便把他安排住在了听松居,也是个长久之意。

    徐英进了门,听见燕王说话的声音,不由微笑。丈夫是个念旧重情之人,昨儿一整天就忙着安排医官诊视,沐浴更衣,命厨房做稀烂食物……

    徐英掀帘进屋,果然朱棣朱权和道衍三人在。王直还是靠在炕上,但清爽干净,比昨日精神了很多。见徐英捧着新衣,急忙招呼:“太烦劳王妃了。”

    徐英笑道:“伴伴就别和我外道了,我小时候在宫里可没少麻烦您。”

    王直叹口气,回忆道:“王妃那时像个小子,老臣记得有次齐王都被你打哭了。”

    朱棣精神一振:“有这事?老七这么没用?”

    徐英不好意思地笑:“这都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那时小,打着玩儿的。”望着王直问:“七弟在京里还好吗?”

    王直摇了摇头:“齐王刚回京城的时候进过宫,看着就有些郁悒的样子。后来被贬了就没来过,他那一个傲性的。。”

    王直话没说完,几个人却都听懂了。一个被贬的藩王,又一直是在封地自由自大惯了的,在京城如何过得下去?

    朱棣关心地问:“那十五弟和十九弟呢?”

    王直想了想:“陛下对他二位挺好,各自赐了府邸。辽王匆匆进宫过一次,谷王和黄大人走得比较近,倒时常来。”

    朱权忍不住:“这皇宫里,成了黄大人的地盘了!十九弟脚底抹油逃回应天府,倒还有脸见人?”

    王直苦笑:“陛下听了黄大人的建议,把左军都督府交给了谷王,京城里就那么点儿军队了,不知道谷王能带得怎么样。”

    朱权更加怒:“十五哥那么个能人小皇帝不用,倒用十九弟?真是发昏。我大明的天下,难道要改姓黄?”

    道衍却似若有所思:“左军都督府还有多少军士?”

    王直一愣,这才发现自己可把朝廷的底子都说出来了,一时犹豫不答。

    朱棣摆了摆手,示意道衍不要多问。含笑对王直道:“京师的事情不用提了。伴伴不要担心,就在这儿安心住着。”

    徐英也笑道:“是,伴伴别嫌弃,我夫妇给您养老送终!”

    王直心中感动。这几个月自应天府一路颠沛到原平村头,老家一片破败,谁也不认识。出来了,却不知往哪里去。自己这一把年纪,几十年一直呆在皇宫里,外面的世界实在令人不安恐惧。此时望着朱棣和徐英二人诚恳的笑容,竟然想落泪。

    朱棣看出王直的心酸,拍了拍他的手:“别多想,过去的就算了。”

    朱权却道:“伴伴你到底犯了什么事啊?小皇帝真是够昏的,你这么个老人也容不下?”

    王直拭了拭眼泪,缓缓说道:“陛下是个好人,就是,就是有时候太好了。我这事不能怨陛下,如果不是陛下拦着,太后要治我死罪呐。”回想那一日太后冰冷的目光,王直打了个寒颤。

    朱棣听得皱眉,见王直后怕,又安慰地拍了拍他。

    王直回想着:“什么人能进省躬殿,看到奏章呢?”

    朱棣见他凝神,劝道:“伴伴这会儿别想了,先把身体养好了,好好过年。”

    王直想不出来,很苦恼,半晌忽然一把抓住了朱棣的大手:“王爷!我不知道是谁,但是宫里有奸人,确定无疑!上次投毒害太祖和李才人,这次偷阅奏章造谣言,很可能是一个人。是冲着皇帝来的!太祖没害到,这次就要害陛下了!”

    朱棣和徐英对望了一眼,心情沉重。宫里的奸人,燕王能怎么办呢?

    徐英安慰王直:“陛下真龙天子百神护佑,没事的。伴伴歇息吧,别想了。”

    朱权长长地叹了口气:“大侄子啊!叔叔们都想帮你,你怎么就不懂呢!你那黄大人再亲,还能亲过你亲叔叔?”说着站起了身:“听着让人气闷,我先走了。”跺了跺脚准备出门。

    王直犹豫着叫道:“宁王爷!”

    朱权回过身:“怎么?”

    王直看看朱权,看看徐英,又看回朱棣:“应天府现在只有不到一万守军。”迟疑着说道:“王爷倘若疾驱京师,京师单弱,势必,势必……”说着一阵咳嗽。徐英连忙上前拍背。王直有些气喘,闭上眼不再说话。

    在王直心中,朱允炆和朱棣朱权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本是一家人;再吵再闹,也不至于有性命之忧。而这宫中奸人不惜下毒散布谣言,皇帝现在的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朱棣和朱权对望一眼,目光中满是震惊。从来也没想过可以不攻山东直奔京城!道衍微微笑着,一幅了然于胸的模样。

    徐英做个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