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林这时候对汪洋的能力已经没有丝毫的怀疑。
“你放心大胆的做,我全力支持你。我也会向集团申请,因为这次突出贡献,申请晋升你为公司副总经理。”
这个想法。刚刚还只是李秋林的一念之想,并没有跟集团汇报过。但是心里一激动,就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
“感谢李总培养和支持,我一定全力以赴,为我们江州公司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相信到明年的年中大会,我们有可能成为集团城市公司销售额的第1名。”
听了这里,李秋林更加激动了。
如果自己从总部到独立执掌城市公司,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冲到了城市公司全国第一,那将在申海集团创造新的纪录,无人再能超越。
想到这里,李秋玲不禁为自己网罗到了汪洋这样的人才,而暗暗自喜。
李秋林认识汪洋,其实纯属巧合。
有一天李秋林看手机的时候,发现有一篇文章非常特别。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判断,独到精准,具有高度又接地气。
后来,他通过媒体邀约了汪洋,两人就这样认识了。
彼时汪洋还在江州一家本地房产公司里做营销总监。
按理来说像申海公司这样品牌大鳄,招一个城市公司营销总监,自然是好多人趋之若鹜,哪怕是内部选拔,也是人才济济。
但是李秋林却偏偏看不上内部的。
申海公司大部分营销人才都是校招生,从应届毕业生开始培养的,再加申海公司宁静致远的企业文化,内部管理体系非常完善,个人很难有发挥的空间。
虽然团队执行力很强,但是不利于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为校招生,李秋林自己对申海公司人才体系的利弊非常熟悉。
李秋林需要的人才,是要有创新能力,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要熟悉江州本地房产市场。
毕竟,房地产是一个地域性非常强的行业,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消费习惯。
所以李秀林早在来江州之初,就在江州到处物色人才,但始终没有人能入他法眼。
直到认识了汪洋,他多少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