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982:李四海的传奇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暗流涌动(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咱清水要是有这样的服装厂就好了。现在招商引资不容易啊。”贾士卿开始感叹起来。

    “谁说不是呢,感觉咱当地买点东西怎么这么费劲呢,看看人家魔都,听四海讲,魔都已经非常繁华,物资非常丰富,而且新潮。”改革的进程并没有如预期般迅速,产品的流通速度也是受到政策,交通,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你可别整这些东西,现在全国正在经济整肃运动,我看柳市‘八大王’整的动静很大,可千万别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岔子。”贾士卿善意地提醒李小强。

    “你说这个打击‘投机倒把’有没有个标准,一边是打击经济违法活动,搞得人心惶惶,但是我听人讲魔都,深市那边个体经济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李小强也没法判断到底哪个是对的,但是看到李四海从魔都回来,也是让他看到了下海经商的希望。

    由于当时还没有网络,电视的普及也刚刚开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

    像贾士卿,李小强他们去市里,省里开会,就是获取上边最前沿政策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而老百姓可能得延迟好久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了解到只言片语的其他地方的情况。

    所以很多人知道了深城有了经济特区,就以为华夏要大搞发展,疯狂的下海经商;而新旧观念的碰撞注定不是一方压倒一切,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相互融合的过程,虽然总体的方向是向好,是开放,是发展,但过程不像大家表面看到的那么顺利。

    而当大家看到华夏大力组织经济整肃运动时,又认为华夏又不让搞个体经济了,把很多人的热情瞬间浇灭。

    李四海深知这一点,如果贸然在一个思想传统的地方大搞经济,注定会遭到口诛笔伐。而前去魔都就是一场尝试,虽然有“赌”的成分在里边,但是他坚信在魔都的环境相对宽松,更适合个体经济这棵幼苗的成长。

    “这个不好说,总归相信中央就行。对了,你们那粮食局一把手是不是快退了?”贾士卿似乎想到了什么。

    “后年退。”

    “你可得上点心了,我看你们单位的何大源可是和市里这边很多单位领导走的很近。我觉得基本上就是你们粮食局自己内部选拔任命,不太会有空降兵。”贾士卿多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