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游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炁本朔源(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此时,林生脑海中浮现了《道德经》中的一句记载: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炁以为和。

    “炁”由于我们道家上千年的发展中,一直被当成一种形而上的“玄学”概念,所以流传至今一直处于若隐若现之中让人寻不可得。

    那么老子所讲的炁应当是一种介于阴阳之间的物质,是阴阳未开的混沌状态。“炁”应当是一种高纬高能的能量,“一炁化三清”就是指这种能量化为三个圣人?化作儒释道三家始祖?化为天地人三才?

    林生一时也难以摸清这其中玄机,但是他明白了“炁”这种能量是灵符和道师父法阵的能量来源,自己所修道行能量也皆来源于此。

    那么,能用科学证明“炁”这种能量的运行规律吗?

    在对“炁”和“以太”这两种概念进行比较后,林生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念头:“炁”会不会就是西方人说的“以太”?

    关于“以太”的探究,在亚里士多德止步于神学之后,后代西方科学家的探索并未停止。

    17世纪,哲学家笛卡尔将“以太”引入科学。在笛卡尔看来,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必须通过某种中间媒介物质来传递,不存在任何超距作用。因此,空间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它被“以太”这种媒介物质所充满。

    很快,牛顿在又“万有引力定律”中提出“力的超距作用”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19世纪,“光的波动性”理论让“以太”再次复活。

    接下来,“迈克尔逊—莫雷光速实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次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的量子纠缠双缝实验,又让“以太”重新出现在人们眼中。

    ……

    “以太”是否存在,也在近代科学家们反复的论证和推翻过程中成了谜,林生自己也被一大圈资料绕晕了头,不禁苦笑自己是随这些科学家陷入了历史认知的循环。

    苦思冥想之时,林生脑海中浮现了一位“雷电法王”—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毕生致力于宇宙能量探索,他认为宇宙中到处都充斥弥漫着“以太”,“以太”中蕴藏无限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掌握了“以太”相关原理后,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