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的家中事稳定下来,淑贤和他换了工作后也大有发展。淑贤重新干起了老本行没多长时间便得心应手,把工作料理的井井有条头头是道。每天光这么机械地管理着,她总觉得是浪费时间,耽搁工夫。她认为只要是工作理顺了安排好,下属每天按部就班地运行下去,每天的事差不多只要正常运转,也没有什么好管的。
她想:“能不能集中一些名厨,腾出部分场地不从事饭店的具体经营,专门从事一些菜品的研究和开发。把它们量化,关键的原料做成料包,制作过程和程序录制成光盘,再往外推销。发展连锁店和销售产品,实行三包代办托运。大的有意加盟的经销商,提供原材料的供应,各种调料的配送技术的全方位支持。
这样既可以用本集团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增设了一批联锁店,又可以利用社会上闲散资金和有意共同治富的有志之士开一些加盟店,还能给一些小商小贩提供了自主创业和生存的保障。当然这里面的加盟费、管理费也是相当可观的,一家一户还不算很多,但无数家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可怕的数字,真是集掖成裘聚沙成塔。”
想到此,淑贤通知了所有下属酒店,在市酒店总部召开了集团下属所有酒店负责人的视频会议。重点讨论了她这一想法可行性、必然性、必要性,大伙形成了统一的意见后。她又把大伙的意见汇报给了董事长王哲。
王哲又聚集了所有董事和赵总以及几位副总,召开了董事扩大会议。具体研讨了齐副董事长的相关提议,最后一致全票通过。
有了董事会的首肯,齐淑贤立马调兵遣将安排场地,有声有色地干了起来。她多方面协调,从省、市、县各地集团下属的酒店调来一些年龄大、经验丰富的后厨师傅。集中在市酒店总部专门腾出来的房间里搞研发。同时在社会上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新旧各种方式,大力招聘厨师,有工作经验和创业头脑的优先录用。
这样,让各个酒店的后厨人员得到了新鲜的血液注入,新老人员的搭配更加合理。又能让一些年龄稍大的老师傅,专门从事菜品的研究和开发。
很快,她们的食品研究所框架便搭建起来,有条不紊地逐渐走向正轨。随着时间的推移,食品研究所越来越健全,配套工程也越来越完善。她们研制了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