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们中的适龄青年逐渐迎来结婚的高潮,有一方是本公司的,有双方都是本公司的。
结了婚再住宿舍肯定不方便,单职工的可以让对方申请住处。双职工的,条件好的买商品房,有一方家住城边的,就在自家居住。条件不好的又不住城边,只好租房子住。租房子的也良莠不齐,有租两间,离得近一点,有租一间的远一点。
住的远了,难免工人有时候会迟到,迟到的理由也五花八门,有没赶上头一公交车的,还有掉了链子自己上不上,走了一段路,才碰到人,求人家才帮忙上上的。更有甚者,骑着骑着,车胎竟然被扎了,只好推着走,等看到修车才补上胎。
王哲听着这奇葩的理由都觉得有些啼笑皆非,瞎编乱造一个理由也比这些充分,完全是小学生对付老师的节奏。可看到他们一幅信誓旦旦,不苟言笑画面,又不好意思不信。
他和房书记商量,“在建筑公司院里还有不少空地方,不如在宿舍前面的空地盖上一座居民楼,以解决结婚住宿的问题。住的近了,就不会产生乱七八糟的扯皮的事了。”
“今年的投资不少了,再有大的投资我怕再影响正常经营生产用的资金。这可得不偿失了。”房书记担忧地说。
“不用我们再出资金了,地基反正买下来了,我们可以让工人集资,具体交多少等会再研究。原则上,地基当时不用出钱了,光出个料钱和工钱,让工人垫上只要够料钱和工钱,再大不了连地皮也算上,我们又不要利润。一户拿一万,分两室一厅,一万只是个押金,退房时再退还。没有利息,也没有房费,先暂时住着,等钱攒多再买商品房。”
“这个办法不错,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用我们拿钱了,大家子一人一点集中起来就多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还真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往高处盖,反正都是那个地基,盖六层,多盖一户是一户。”
“那我先起草个说明,待会安排个人到建筑公司宿舍墙上贴几张,总公司这边宿舍墙上贴几张。”
“你起草吧!我安排人。”
王哲起草起来告工友书,房书记给韩科长打了一个电话:“韩科长安排个司机过来在总经理办公室拿着胶水和底稿再到外面打印社打印一份再复印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