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的傍晚,寒风凛冽,此时靖王府的客厅里,密不透风。
估摸着是房间密封起来,着实太闷,于是,李弘成摆了摆手,示意下人将门窗稍稍打开些。
这样一来,窗户外面的冷风吹进客厅,凉爽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你这是什么意思?”
说着,李弘成眼神死盯着范闲,目光里流露出疑惑的神情,满脸诧异的问道:“你特意来我家,就单单是为了等除夕宴正式开始吗?”
看着李弘成这幅模样,范闲忍不住笑出了声,身子也随即稍稍向前倾。
目光灼灼的说道:“没错,我就是要在这里待着,一直到除夕宴开始。”
话说到这儿,范闲又顿了顿,脸上的笑意俞发的浓郁了起来,继续说道:“不知道你是否有留意过,自从我进靖王府到现在大约有三四个时辰了。”
听出了范闲的语气有了变化,李弘成的瞳孔猛的一怔,语气低沉了几分。
心带着一丝恐慌的说道:“你说这些是想要做什么?别拐弯抹角的!”
“我想做的其实非常简单。”
李弘成略显急迫,而范闲也是双手拢袖,脸上还挂满了诚恳的笑容,缓缓的回答道:“不管你是否愿意相信我,我真的只是为了等宴会开始。”
“不过依你看,外面那些人会不会去想,这么长时间咱们都说了什么?”
这句话倒是瞬间点醒了李弘成,他自己这才意识到,范闲此举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按照范闲接下来的说法来看,在早些时候,他曾经去过叶府一趟,可是从头到尾也就不过只待了,半个时辰的光景。
但他在靖王府,却足足停留了三四个时辰。
尽管这段时间里,两人什么都没有说,可在外面的那些人,他们会怎么看?
尤其是二皇子,他那敏感多疑的性子,会抑制不住的联想到更多内容。
李弘成瞬间眉头紧蹙,脸色也愈发的难看,不禁后怕起来。
见比情形,范闲笑了笑,忍不住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道:“世子殿下,我非常真诚的建议,你真的别继续待在在京都城了,你并不适合这里。”
“虽然我和你了解的也不多,不知道你到底是本性就是如此,还是有意而为之,总之一句话,这京都城确实不适合你。”
范闲之所以会对他说这番话,也是有私心的。遍观整个京都城,这些皇亲国戚,二皇子除外,也就只有李弘成这位世子殿下,和范闲的性子合得来。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范闲会特意在大年三十当天,赶来靖王府一趟。
“话说回来,你家老王爷还真是一个聪明人,早早的就躲去了江南。”
“江南那地方,还真是挺好的,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养老。”
说完,范闲站起正了正衣襟,脸上依旧挂着笑:“若若被我送去北齐学医,倘若你有兴趣,我可亲自联系北齐皇室,保你这一路平安畅通,不会遇到任何危险。”
随即,范闲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便抬脚朝门口走去:“时间应该差不多了,赶紧收拾一下,准备参加除夕宴,今晚的皇宫,肯定会非常热闹。”
还没等到李弘成开口回答,范闲早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走到门口的时候,还不忘摆了摆手,大喊了一声:“不用送。”便潇洒的离开了。
范闲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门外,而李弘成却陷入了深思。
他说的话也不无道理,自己确实该为以后的事情早做打算了。足足过了好半晌,李弘成才从思绪回过神来,脸上不自觉得浮现出些许笑容。
“这家伙……”
嘴角上扬,摇了摇头,李弘成又突然想到曾经邀请范闲参加诗会的一幕。
想当初,自己堂堂靖王世子前去邀请范闲参加诗会,结果范闲当天迟到了不说,临来的时候竟还揣了一大堆东西,全都是一些市井民间常见的玩意儿。
最特别的是,就是那一包柿子,真是既让人难忘,又让人哭笑不得。
这是什么说法?世子吃柿子?
转眼时间飞快流逝,回想起过去发生的那些事情,再看着现如今的范闲,总觉得心里堵得慌,李弘成的脸上,那抹笑容也渐渐的散去。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古人诚不欺我。”
自言自语说完,又摇了摇头,旋即对着门外喊道:“来人,备车进宫。”
范闲裹紧了自己,快步向前走着。
走出靖王府的大门以后,范闲抬起头,看了一眼天色,天空还留有日的余晖,知道还有一些时间,范闲索性掉头,再去拜访一次监察院。
范闲早就被任命为监察院一处主办,圣旨也早已下达下去了,只不过他这几天,一直待在府,根本没出门,所以才一直没空过来述职。
再者说,范闲对这监察院本来就不怎么感兴趣,最起码对于现在的范闲来说,这一处主办一职,对他并没有太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