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庆余年2:范闲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九十二章 内库守备大臣(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六年前,这儿加盖了一倍的工坊,多招了几百号工人,日夜不休地开始干活,原本十几根的排放管道,硬生生被加到了上百根。”

    胡金林回忆起了细节,激动地说着:“当时萧敬还同我抱怨来着,说何青章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几乎是硬逼着他在短短半个月内,将加盖工坊、招人的事情给办成了。”

    边上,袁贵也想起了什么,紧接着道:“六年前,不仅是这儿加盖了工坊,整个甲坊、乙坊区域,人手多了一倍多,工坊也从疏密有间变得密密麻麻。”

    这二人说着,却是让一直安静听着的马洪桢回忆起了一件事。

    他朝着范闲拱拱手,沉声道:“下官倒是想起来,六年前下官循例查账时,发现丙坊的投入资金被划走了三分之一,投入到了甲坊、乙坊的建设当中,导致当年每家能分到的钱都少了小半成。”

    “下官曾就此事问过何青章,他声称这是他与黄完树共同的决定,这件事后来也从黄完树那儿得到了证实。”

    “不过从第二年开始,每家能分到的钱,却又涨了三成有余。”

    ……

    听着马洪桢和两位司库主事的话,范闲的眉头皱了起来。

    六年前……

    他方才那一问,不过是按照习惯追问一句,却从这三人口中得到了这么多意料之外的消息。

    而且听三人的话,他莫名感受到,六年前,长公主、二皇子在内库的行事上开始变得急躁,甚至不惜涸泽而渔。

    六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范闲眯起眼,细细思索起来。

    半晌,他蓦然睁开眼睛,脱口而出两个字:“刺杀!”

    对面,马洪桢三人一愣:“什么?”

    范闲回过身来,摆了摆手:“没事。”

    说话间,他眼中闪过了一丝阴霾。

    他方才回忆起来,当初滕梓荆对他有过一场刺杀,据后来他询问滕梓荆和柳姨娘,确认了这场刺杀是从六年前开始谋划的。

    也就是说,长公主和二皇子极有可能是因为当时下定了决心要与自己为敌,所以一面开始谋划刺杀自己,一面加大在内库攫取利益的速度。

    这样一来,只要刺杀没有成功,他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在自己接掌内库之前,搜刮到足够的财富。

    当然,若是内库不交给自己的话,对他们来说自然是最好的结局了。

    所以,他们才会尽力阻碍自己接掌内库的进度。

    前前后后,为了这件事,他们竟设想了三种方法,做了三手准备。

    那么,眼下发现内库真的留不住了,他们还会有什么手段……

    范闲心中冷笑一番,抬头看向马洪桢三人:“劳烦三位再想想,六年前,还有什么异常的事情发生?”

    “六年前……”

    马洪桢皱起眉头思索片刻,道:“内库转运司的变化,下官倒是想起了一些。”

    范闲点了点头:“请讲。”

    “六年前,原内库转运正使马楷调任内库守备大臣,原内库转运司同知黄完树越过下官,直接升为了转运正使,而何青章则空降为转运司同知。”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下官被彻底架空,除了翻看账本,在衙门中竟然无事可做了。”

    马洪桢面露回忆地说着。

    话到最后,他又道:“对了,内库守备大臣马楷虽然与下官是同族,但却是偏向于长公主一方的人,此人手腕出众,大人不可不防啊。”

    “多谢马大人提醒。”范闲朝马洪桢表达了感谢。

    内库守备大臣马楷,这人他虽未谋面,但也算是了解。

    内库在庆国的地位特殊,防卫严格,除了暗处由单达率领的监察院谍子们,明里还有五万轻骑、二十万步卒轮岗守卫,震慑宵小。

    这么大一支军队,自然不能没人统领。

    名义上,有一位骑兵将军、两位步兵将军分别统领着这二十五万官兵,但在这之上,还设有一个文官来总理整个内库的防务。

    这个职位,便是正四品衔的内库守备大臣。

    内库守备大臣位高权重,但属于江南路序列,直接听命于庆帝,大多数时候由江南路总督代为统领,并不参与内库的具体事务。

    换句话说,内库守备大臣虽然负责的是内库的守备,但与内库以及内库转运司这一个体系,并没有什么关系。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范闲在今日的安江县宴会上,并没有邀请这位马大人。

    拥有着监察院的消息渠道,他当然知道马楷曾经担任过内库转运司的正使,甚至还是从判官、同知、副使这么一级级升上来的。

    当时他还感慨过,此人从正七品的内库转运司正使,一跃成为手掌二十五万大军的内库守备大臣,背后少不了长公主、二皇子乃至林相等各方的角力。

    现在得知了六年前这个关键节点,他对此人的兴趣,骤然浓厚起来。

    将马楷调到内库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