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庆余年2:范闲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六十三章 郑奉的反击(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颜行书,竟然真要辞官了!

    站在队列中的范闲,听到颜行书的话后心中一叹。

    大朝会上百官云集,庆帝亲临,颜行书既然说出了这种话,那必然是没给自己留退路的。

    看来,昨日那场比试对他的打击,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

    “颜大人何出此言?”

    就在颜行书请罪之际,一名官员站了出来,朗声道:“不过蕞尔稚子一时侥幸,趁着大人在气头上赢了大人一次,如何能证明大人就昏聩不能理事了?”

    “再说这刑部左侍郎一事,须知人心隔肚皮,若是治下官员在主官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事,都要怪在主官头上的话,那在场所有官员,都有罪了!”

    说着,这名官员朝庆帝行礼:“陛下,颜大人就任刑部尚书以来,夜以继日,将韩志维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得干净漂亮,这是朝廷上下有目共睹的事情,臣认为,不能放颜大人辞官!”

    通政司右参议,郑奉!

    出列的,赫然便是已经被范闲盯上,成为了秋后的蚂蚱的郑奉。

    却不知他此时如此尽心尽力地维护颜行书,是不是存了自己被下狱后,让颜行书念着旧情照看两眼的心思。

    “郑大人的话,倒也不无道理。”

    庆帝点了点头,看向颜行书:“颜大人,刑部左侍郎的位子不是空出来了吗?”

    “你既然认为自己有错,那就先在那个位子上呆着,刑部暂时不设尚书,一应事务仍由你来负责,以观后效。”

    颜行书一愣,旋即叩首:“陛下,臣实在是不能……”

    “这事就这么定了。”

    庆帝打断颜行书的话,淡淡说了一句。

    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颜行书知道,庆帝说出这话,便是最终拍板了。

    他只好重新将官帽戴上:“臣,谢陛下隆恩。”

    语毕,他艰难起身,回到了队列当中。

    “陛下,臣有本奏!”

    颜行书才走进队列,一名御史便站了出来:“通政司左参议郑子石,与弟媳有染,更皆疑似与逆党君山会合谋杀害表弟刘度,强占弟媳。”

    哗啦!

    队列当中的郑子石,连忙站了出来,跪地辩解:“陛下,臣冤枉!”

    他转过头去,看着弹劾的御史:“敢问这位大人,你说本官与弟媳有染,又与逆党君山会不清不楚,可有证据?”

    那御史傲然站着,昂首道:“御史者,风闻奏事!”

    言外之意,我听说你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弹劾你,找证据的事与我无关,你想要证明清白,得你自己来!

    这正是本朝赋予言官的特权,也是言官之所以清贵的原因。

    “陛下,臣倒是想起了一桩事。”

    便在此时,颜行书又重新站了起来:“前些日子,有一名刘度府上的婢女前来状告郑大人与刘度夫人私通,因为当时正在亭承伯案的关键时刻,臣就暂且将其收押,把这件事放在了一边,此时听到这位御史的话,复又想了起来。”

    嗯?

    范闲凝眉,侧头看向颜行书。

    却见颜行书双手持着笏板,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就事论事的样子。

    只是,范闲总能从他方才的话语中,嗅出一点针对自己的味道。

    “陛下,这件事上,臣倒是要站在颜大人的对立面了。”

    郑奉又站了出来,打断了范闲的思索。

    只见他侧身,看向颜行书:“颜大人,最近京都传得沸沸扬扬,郑大人与弟媳是青梅竹马,横插一杠的是那刘度,况且刘度作为窃金贼而死,他的婢女的话如何能采信?”

    “更何况,下官与郑子石大人同属通政司,对郑子石大人的品性素来了解,郑大人乃是方正君子,就算是喜欢弟媳,也只会发乎情止乎礼,写写诗什么的就到极致了,怎么可能真与弟媳发生什么?”

    “退一万步将,法理大不过人情,郑子石大人与弟媳乃是青梅竹马,互相钦慕,就算是做出什么事来,看在二人的感情上,我等也该理解一二吧?”

    说着,郑奉看向郑子石:“我说的对吧,郑子石大人?”

    地上,郑子石听到郑奉的话,气得浑身发抖:“你,你……”

    他嘴唇气得直哆嗦,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直到此时,他才明白郑奉那日在平北侯府门口放的狠话,并非虚言。

    郑奉在知道前途不保的情况下,竟然选择在大朝会上,当着陛下与百官的面,看似帮自己,实则一句句都在诱导众人往不好的方面想。

    正所谓,死也要拉自己垫背,就算弄不死自己,也要让自己脱层皮。

    “郑子石大人,你怎么了?”

    郑奉看到郑子石的样子,眼底闪过一丝快意,嘴上却惊讶道:“你……这,不会正被我说中了吧?”

    “郑子石大人,你身为通政司左参议,五品大员,怎么能做出来这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