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身居高位、经年积宿,然刑名一道,在下不惧任何人!”
“这便够了!”
杨万里拊掌笑着,而后拍了拍成佳林的肩膀,又来到了范闲身边:“大人,学生有个建议。”
整场乱象,范闲一直和局外人一般,坐在座位上喝茶吃点心,看着热闹。
杨万里方才去找成佳林的事他也看到了,闻言笑道:“你想让刑部出题,叫他们输得心服口服?”
杨万里点点头:“大人猜得没错,学生觉得唯有如此,才能让刑部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闭上嘴!”
说话间,杨万里扫了一眼对面的刑部官员,脸上带着厌恶。
范闲轻笑:“既如此,你去同他们商量商量,也别让佳林太吃亏了。”
说着,他取出太学司业的印信递向杨万里:“若是刑部觉得你一介学子不配与他们商量,就拿出这个让他们看清楚了。”
杨万里如何还不知道,范闲这是对他表达了绝对的信任,连忙收起印信道谢:“多谢大人回护,学生这就去!”
杨万里口才极佳,又有着范闲的印信作保,再加上这件事摆明了对刑部一方更有利,没过多久这件事便谈成了。
“大人,刑部答应了。”
杨万里志得意满地回来,将印信交还给范闲:“那边说他们也不欺负人,会从地方上递上来的疑难杂案中,找出几份尚未开封检查的来,从中抽取一份作为试题。”
范闲收回印信,笑着点了点头:“这个条件倒还算公允,等着他们的题吧。”
刑部那边,早有官员带着几个小吏,匆匆出了门,为了保证公正,还请了两名学子、两名大理寺官员一同前去取文书。
不多时,十几册刑部文书取来。
刑部左侍郎当众展示过蜡封尚未展开后,将文书堆在了祖元长面前:“祖大人请吧。”
俨然是要祖元长继续当这个裁判的意思。
祖元长也不客气,转过身去,背对着文书随便抽取了一份。
刑部左侍郎接过文书,打开蜡封看了一眼,缓缓开口:“此案,洛州房道孺杀母案!”
闻言,在场众人纷纷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