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共坐一堂。
范闲作为监督主官,在边上单独支了张桌子,看着他们。
只是……
哗……哗……
京都府的大堂内,翻动案卷的声音不时响起。
范闲手中捧着有关太平县、东乡的记载,看得认真,似乎完全没有在意众官员的讨论。
众人要么碍于颜面,要么怕得罪范闲,只能装作没看到。
颜行书却忍不住了:“小范大人,这里是亭承伯案的开议之地,不是监察院的衙堂!”
范闲翻动案卷的手一顿,挑眉看向颜行书:“颜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颜行书老脸一寒,正要说什么,郭铮上前挡住了他。
“颜大人。”
郭铮拦着颜行书,笑眯眯地道:“小范大人身兼监察院职司,一身难以兼顾诸事,在亭承伯案上偷个懒也是可以的,大人不必揪着不放。”
“陛下只是让小范大人监督,可没让小范大人参与。”
听到郭铮的话,范闲饶有兴趣地看了前者一眼。
郭铮看似是在为他说话,但话中的意思,却在暗暗提醒颜行书,可以用皇命来对付自己。
好一个阴人,看来是在万年县吃亏之后,学聪明了!
果然,只见颜行书老脸一板:“案情开议事关重大,小范大人既然身负监督职责,就应当好好在边上监督听着!”
“而现在小范大人你坐在开议现场,却忙着其他事,岂不是违抗圣意?!”
郭铮见目的答到,不说话了,故作劝不住颜行书的样子,叹口气坐在了边上。
范闲瞥了他一眼,将视线落在颜行书身上:“颜大人,谁说范闲没有好好听着?”
颜行书愣了愣,看向范闲手中的案卷:“这……”
“颜大人方才说,刑部走访了亭承伯庄园周围的人家,得知火灾当日有连番爆炸声。”
范闲打断颜行书刚出口的话,自顾自地说了起来。
“京都府说在现场未曾找到火药的踪迹,爆炸源是庄园的一间闲置库房。”
“监察院在案发地附近,找到了外出采买逃过一劫的亭承伯庄园家仆。”
“大理寺审讯了留守京都的亭承伯仆人,未曾发现亭承伯与谁结仇。”
……
今天先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