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的身后名,有天下百姓口口相传,他们也败不了。”
范闲的话语当中,透露着强大的自信。
与常伦一系的精英抱团不同,范闲走的是群众路线,自然不怕士林清流的诋毁。
舒芜听了范闲的话,知道范闲心思坚定不可动摇,只好摇摇头:“也好,既然小范大人有了打算,老夫就不多言了,日后若是有了难处,可以找老夫。”
他这话,是因为他也属于读书人行列,而且还是常伦的师弟,对于常伦给范闲带来的麻烦,抱有歉意。
范闲接受了这份歉意,点头应承下来。
舒芜随后又道:“去吧,看看你的学生们,他们可是做了一件大事。”
“哦?”
范闲有些好奇,准备细问,舒芜却有些意兴阑珊,不肯多言。
范闲见状,只得出了值房,朝学舍方向走去。
今日值守的太学博士是个四十多岁的儒士,守在门口。
等范闲走出值房后,他便沉默地在前方带路。
范闲跟着他一路行走,突然间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监察院门口,可有太学的学子?”
博士的脚步一顿,随后若无其事地道:“回小范大人,太学学子谨守本心,都在学舍读书。”
范闲快走两步,绕到了博士正前方:“当真没有?”
博士点点头:“当真没有,太学学子都是做学问的,不掺和那些。”
范闲似笑非笑,望着博士:“的确没有?”
博士对上范闲的眼睛,点头道:“回小范大人,的确……”
“那好,待会先将学子集结起来,点名。”
范闲打断博士的话,淡淡地道。
博士愣住了。
范闲饶有兴趣地看着他:“怎么了?”
博士的嘴唇动了动,面色变幻。
半晌后,他还是开了口:“小范大人,的确是有几名学子犯了糊涂,去了监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