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说什么。
又寒暄几句后,太子匆匆出了宫,着人第一时间给贺宗纬传了消息:渭州案中,只许看,不许拆台!
太子在京都掀起的波澜,在庆帝的暗示下,无声无息地恢复了平静。
而在渭州,却有一场轩然大浪,于昨日夜间便席卷开来。
徐氏次子徐盛年,被钦差二皇子挂在了大旗上,送到了徐氏祖宅门口!
这则消息,第一时间传遍了渭州城的街头巷尾。
不少人抛下手中的活,从四面八方赶来看这位纨绔子弟的丢脸下场。
一句话,渭州城,苦徐盛年久矣。
这位公子哥,仗着是族长徐昌源最喜欢的儿子,从小到大横行无忌,在渭州城恶名远扬,却无人敢于制裁,此时难得吃瘪,顿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旗头上的徐盛年,在旗子被立在祖宅门口没多久便已经醒来。
但看到自己被挂在旗上,而周围还有密密麻麻的贱民在对着自己指指点点,他一个白眼,又晕了过去。
此时的徐氏祖宅内,也已经乱成了一团。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盛年好歹也是族长的爱子,这二皇子如此行事,不怕我们徐氏心寒?!”
“这不是打我们徐氏的脸吗?”
其中一个儒衫中年,在内堂来回踱步,言辞激昂。
这话顿时引来了不少人的附和:“没错,族长,这二皇子如此嚣张,咱徐氏一定得讨个说法!”
“都给我闭嘴!”
徐昌源从主座上站起来,拐杖杵得不住地响。
他老脸铁青,视线从一个个徐氏族人脸上掠过,冷声道:“盛年的脸,不是别人打的,是他自己手贱,撕下来的!”
“别当老夫老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平日里一天天惯着他,干什么都任由他乱来,现在竟然敢冲撞钦差卫队,被人教训了也是活该!”
说着,徐昌源走到内堂门口,借着夜色看了一眼宅邸外钦差旗杆上模糊的影子。
旋即,他转过身来,一字一句道:“做错了事,要认罚,让他在旗杆上挂一晚长长记性,明早再放下来!”
语毕,徐昌源拄着拐杖,缓缓朝着后宅走去。
有徐氏族人望着徐昌源的背影发问:“那明日二皇子要是还不放人,族长又该如何?”
徐昌源脚步不停,声音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明日盛年若是还不能从旗杆上下来,那便真是打我们徐家的脸了。”
“我徐家的脸,不是谁都能打的!”
徐昌源最后一句话中,寒意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