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庆余年2:范闲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四十六章 以子查父(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陛下,臣参奏范建欺君瞒上,严酷贪名!”

    范建的汇报完毕后,本应是江南总督薛清的入京述职,却被一人横插一杠,呈上了奏本。

    都察院御史大夫,郭铮。

    范闲微微抬头,看到了呈奏的人。

    此人是信阳方面安插在都察院的一枚棋子,与已故的礼部尚书郭攸之是表亲,据说年轻时,还和长公主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范闲心中掠过郭铮的基本信息,立即判定了这是信阳方面的一次发难。

    自己这个岳母还真是不省心,刚回京便又开始了搅风搅雨……

    “郭铮,现在是薛总督的述职时间,你若是要参奏范尚书,按朝廷的律例来!”

    大学士舒芜站了出来,义正辞严地指责着郭铮。

    身为朝堂上的宿老,他是最注重礼法规矩的。

    却见郭铮毫不相让:“事涉朝廷根基,等不得!”

    舒芜大学士老脸沉了下来,正准备说些什么,却听江南总督薛清道:“既然郭大人说事情紧急,那还是大人先请吧。”

    说着,薛清将请示的目光看向庆帝。

    庆帝点了点头:“郭铮,上前说话。”

    “是。”

    郭铮恭敬回礼,朝前走了两步,朗声道:“陛下,臣得知,范建在巡查京畿钱粮之时,以严刑峻法开道,欺压各地父母官,导致官不聊生,耽于政务。”

    “臣这里,有万年县县令朱维之的检举信为证。”

    说着,郭铮从袖间取出一封书信,高高举过头顶。

    侯公公小跑着下来,将书信呈送到了庆帝面前。

    庆帝拆开书信看了几眼,递给侯公公:“送给各位大人看看。”

    侯公公遵命行事,很快便将书信在满朝官员中转了一圈。

    范闲自然也看到了这封书信。

    在信中,万年县县令朱维之字字泣血,以严厉的措辞控诉了范建要求万年县钱粮分毫不能缺失的事情,称范建甚至为了三斗米的缺失,将四位看守粮仓的衙役就地处斩。

    书信的最后,朱维之称范建贪名严酷,对他多有责骂,待他如畜生,请庆帝一定严惩范建。

    在看完书信的第一时间,范闲便将目光落在了范建身上。

    若果真如万年县令所说,那父亲这个“贪名严酷”的罪名,是怎么也摘不掉的。

    而在庆国的官员考功条例中,对贪名严酷之罪的处罚规定,是降职一等,三年不得升迁。

    “陛下,臣有冤。”

    范建气定神闲地站了出来,朝着庆帝行礼:“臣到万年县,发现粮仓值守衙役与名册相比少了四人,调查得知是前任县令吃空饷所致,于是划掉这四个名字,并训斥了现任县令朱大人一番。”

    “所谓的杀人立名,乃是无稽之谈。”

    “陛下若不信,可召随行中使盘问。”

    庆律规定,官员出巡,必有内廷宦官随行做纪录官,范建这次巡查京畿,自然也是有的。

    “准。”

    庆帝挥挥手,命侯公公招来了随行的内侍。

    经过盘问,内侍所说与范建的话一般无二。

    众人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郭铮——现在证据明确,只怕郭铮是眼拙,被万年县令给蒙蔽了。

    如此一来,郭铮只怕参奏范建不成,还要背上攀诬的罪名。

    一时之间,不少以弹劾为晋升之道的御史蠢蠢欲动。

    “哒……哒哒……”

    正当有官员准备出列弹劾郭铮之际,一名内侍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内侍对着侯公公耳语几句,侯公公又通过耳语转达给了庆帝。

    庆帝眼皮敛了敛,出声道:“万年县令朱维之,自缢身亡。”

    轰……

    庆帝这句话,在朝堂上掀起了骚动。

    原本,众人都以为,这件事只是郭铮受了朱维之蒙蔽,捕风捉影弹劾范建。

    可现在朱维之一死,事情便会完全变了!

    没有人会用自己的生命去给一名圣恩隆厚的二品大员泼脏水,还是能轻易洗掉的脏水!

    群臣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朱维之检举信上的话——范建视臣如猪猡,臣之颜面荡然无存,愧活于世。

    原本大家以为这是一句表明态度的话,谁知朱维之竟然践行了。

    这件事,闹大了!

    范建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他皱了皱眉,抢先出声:“请陛下派有司彻查,还微臣清白!”

    舒芜大学士紧随其后:“臣附议。”

    郭铮跟着朝庆帝行礼:“请陛下派有司彻查,定范尚书之罪!”

    同样的目的,不一样的说法。

    跟着郭铮站出来的,是刑部右侍郎颜行书:“陛下,臣推荐小范大人调查此事。”

    儿子查老子。

    范闲双眼微眯,隐约想到了长公主的打算。

    虽然不知道她葫芦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