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庆余年2:范闲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四章 拜谢天空一二七(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颍州,颍州府。

    一夜无话,颍州府尹杨修筠身死的消息在范闲的授意下,一早便传遍了全城。

    这消息,当天便在颍州城掀起满城风雨。

    只是让范闲没想到的是,掀起来这一阵风雨,却是欢声笑语。

    听着城内仍旧时不时响起的爆竹声,范闲颇有些哭笑不得。

    一旁,王启年乐呵呵道:“这也要多亏大人大义凌然,足智多谋,冰清玉洁……”

    “去去,这都什么词啊?”

    范闲无语的挥了挥手:“不说相声,真是委屈你了。”

    闻言,王启年乐呵呵的笑了两声:“大人谬赞。”

    “大人,那咱们接下来去哪儿?”

    “留在这里。”范闲神色如常,缓缓道:“这事儿,还没结束呢。”

    听到这话,王启年顿时怔了一下。

    正如范闲所说的那样,事情并没有结束。

    颍州城发生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京都。

    受范闲指使,叶家叶仁一戟敲烂了颍州府尹杨修筠的脑袋。

    在有心人的宣扬下,这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听者无不惊心。

    在坊间百姓眼里,没人在乎范闲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京都,也没人好奇他为什么会突然转道进了颍州。

    所有人都只知道一件事,范府的大公子,让叶家的叶仁杀了一州府尹。

    堂堂庆国小范诗仙,居然会猖狂到对一州府尹下手?

    这是何其的胆大妄为?

    简直是根本没把大庆律法放在眼里!

    一时间,民声鼎沸。

    有人一纸状书递进了京都府,要京都府给个说法,更有人直接去堵范府的大门,要户部尚书范建交出范闲。

    在某些人的有意驱使下,这消息甚至影响到了朝中官员。

    因为二月初春闱大会的事情,范闲已经得罪了不少朝中官员,再加上这次范闲的所作所为性质极为恶劣,在当朝会上,便又朝臣提出这件事情。

    朝会结束后,兵部刑部官员联名上奏,在御书房门外长跪不起,恳求庆帝处罚范闲。

    为首者,是当朝太子。

    御书房内,侯公公端着茶上前。

    “陛下,太子殿下和两部官员在门外已经跪了有段时间了。”

    “让他们跪着吧。”

    庆帝端起茶杯,语气寡淡至极。

    “可是……”

    面对庆帝这样的安排,侯公公一脸为难道:“京都城内,关于范公子的事情,已经越传越广,如若不加以阻拦,恐生变化啊!”

    闻言,庆帝这才抬头:“陈萍萍呢?”

    “陈萍萍如今应在监察院中。”

    听闻庆帝提及陈萍萍,侯公公这才舒了口气,继而道:“老奴将陈萍萍喊来?”

    “让他查查看,这消息自何处来的。”

    顿了顿,庆帝又随之说道:“让林相和郭攸之来见朕。”

    “是!”

    侯公公恭敬应声,旋即缓步退了出去。

    话说到这里,他也总算是松了口气。

    这件事其实可大可小。

    由于民间呼声极高,所以朝廷终归要给个说法的,但真要算起来,坊间百姓怎么看,陛下又几时真得在意过?

    念头至此,侯公公又稍稍叹了口气,接下来怎么发展,可不好说。

    范公子人在京都时,便时时生出事端,如今这人都快跑到江南了,还是能搅的京都城风云动荡。

    真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他这边刚出了门,正跪在御书房门外的太子便抬头道:“侯公公,不知父皇怎么说?”

    “殿下客气。”

    说着,侯公公赶忙朝一侧挪去,不敢与太子正面相对:“陛下让老奴宣林相和郭尚书觐见,或是因为此事。”

    “林相?”

    听到这话,太子若有所思片刻,旋即拱手道:“多谢侯公公。”

    侯公公赶忙还礼:“那殿下您先候着,老奴出去一趟。”

    等到侯公公走远,太子微微挺了挺身子。

    一同跪着的两部官员见状,纷纷忍不住开口道:“殿下,咱们就这样跪着,终究不是个办法呀?”

    “对啊,如若连陛下的面都见不得,又如何惩治范闲呢?”

    “依下官愚见,咱们不如先行回去,回头联名再写一份折子吧?”

    随着二皇子重新回归朝堂,这些投靠了太子的人,心中大都有了些许动荡。

    特别是看到太子做出这种的举动,这些人心中更是不满。

    听着这些话,太子头也不回道:“几位大人若是跪的累了,早些回去也好。”

    声音平淡,透着些许冷意。

    闻声,这些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两三个结伴起身,剩下的人,则尽数又跪了下去。

    太子双手摊开,掌心向上再度拜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