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庆余年2:范闲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为冷xin丶加更(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京都城,南城门。

    二皇子府上的马车扬起一路尘土,朝着南湖湖畔赶去。

    范闲立于城门外,眉头紧锁,脸色中带着几分沉闷。

    到最后他都未能从孟旬口中得知关于老娘的死因,唯一一个只得深思的消息便是孟旬的本名。

    秦旬,字孟常。

    乍一听,这名字格外普通,但范闲却不认为孟旬会在死前只留下这么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字。

    没错。

    孟旬会死。

    自从范闲得知孟旬和二皇子长公主有关系后,他便有所察觉。

    最关键的是,关于孟旬的消息,他是从陈萍萍处得来的,若没有庆帝授意,陈萍萍会告诉他这个名字吗?

    试想,像这么一个历经三朝,亲自参与当年京都事变还活下来的老人,他若是活着,诸方怎么能心安。

    如果他只是继续守着南湖,不渉朝政,不出现京都城内,或许还能落得一个安死的下场。

    但陈萍萍将孟旬的身份和住处,都告诉了他。

    自那一刻起,孟旬的一生便被画上了句号。

    比起得知庄墨韩的死因,对于即将赴死的孟旬,范闲并无半点感触。

    或许是因为两人间并无过多牵连,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位老人久活成精,临死前还要给他留下一个天大的谜团。

    看着范闲这幅模样,旁边的王启年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好半天才干笑着道:“没想到,孟老先生居然还和秦家有关系。”

    听到这话,范闲扭头看了眼:“你知道秦家?”

    “肯定的啊!”

    见范闲肯搭话,王启年这才稍稍松了口气,继而道:“这秦家可是咱们京都城内第一大商贾家族,大人应该知道三石居吧?”

    “那地方就是秦家的,京都城内,几乎半数产业都能和秦家扯上关系。”

    闻言,范闲忍不住疑惑道:“可我之前为什么从未听说过?”

    “这不怪大人孤陋寡闻,实在是这秦家平时最不显山露水。”

    王启年乐呵呵一笑,随之解释道:“再者,大人对银钱一事向来不感兴趣,不了解也是正常的。”

    闻言,范闲眉头深深蹙起,目光转向南湖方向。

    马车早已没了踪影,满目绿意,春天景色怡然。

    然而景色美则美矣,只是天边昏暗乌云蔽日,平白添了几分寂寥。

    “走吧。”

    收回目光,范闲旋即转身。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就要考虑考虑奔赴江南的计划是否需要变更了。

    王启年乐呵呵应了一声,回头看了眼南方,随之驾车离开。

    而二皇子府的马车上,孟旬捧着那副大字,神色不悲不喜。

    字上只有四个字。

    孟旬博古通今,自然知道后半句是什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为什么没有后半句,孟旬心里也非常清楚。

    因为根本不需要“志在千里”。

    车窗外细雨蒙蒙,使得纸张上的墨迹到现在都还未干透。

    将纸张小心叠好放在一旁,孟旬微微抬头,朗声道:“烦请给老夫留个全尸,若能再备上一口薄棺,孟某定当万谢。”

    话音未落,车厢周遭倏然多出数道身影,身着黑衣,手持利刃。

    两炷香的光景过后,有密信分别递进京都城各处。

    监察院,皇宫御书房,长公主府,东宫,二皇子府,林相府。

    陈萍萍得到这个消息后,只是略微扫了一眼,便直接挥手道:“让人搜集生平事迹,撰写成册,而后存档。”

    言若海微微躬身,缓步退出陈萍萍房间。

    密信送到御书房时,庆帝正在廊台上赏景,脚边有一条离了水的鲤鱼,已然死透。

    细雨蒙蒙,锦鲤们争相跃出水面呼吸,这一条鲤鱼,跃动技巧纯熟,只是力气大了些,不小心落到了廊台上。

    如果放在平时,自有宫人会将鱼儿重新放回水面。

    只不过这次陛下在侧,便没人敢碰它,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条鲤鱼渴死在廊台上。

    二皇子府上。

    二皇子身着素衣,面前放了个火盆,有纸钱正在燃烧,火势极旺,细雨都不曾将其打灭。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二皇子不悲不喜,脸色如常。

    虽然有下人在一旁伺候,可看到二皇子这幅状态,却不敢上前询问。

    而东宫处,太子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朝着长公主府赶去,最后却吃了个闭门羹。

    “殿下请回吧,今日长公主殿下心情不佳,不想见客。”

    听到这话,太子脸色有些沉闷,最后只得朝殿门方向拱了拱手,继而道:“还请姑姑……节哀!”

    殿门后,长公主靠着软榻,红唇白裙,脸上不见喜怒。

    她面前的案桌上,正摆着一坛酒两只陶杯。

    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