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府,书房。
面对范闲的询问,范建的反应却非常平淡:“内库那边,你不好下手。”
“如今你身上多了一个太学奉正的职位,不出所料的话,在开春会试之前,你绝对离不开京都。”
闻言,范闲点点头。
这一点,早在范建告诉他获封太学奉正之职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范闲虽然知道庆帝会对他进行补偿,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庆帝居然会在朝堂官员这件事情上下手。
毕竟不管何朝何代,结党营私,结交权贵都为当朝执政者所不喜。
而且从早些时候庆帝直接许诺将养心殿送给他这一点上,也可看出庆帝对他有些过于偏爱了。
而且这样的发展,并不全部是好事。
成为庆帝身边近臣,这的确是好事,但关键是他得到的重视程度越高,太子就会越惦记他,甚至会将他视为眼中锈钉,肉中倒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最后的处境除了互相为敌外,再无第二条路可走。
太子找麻烦,范闲十分乐意和他过过招。
但是,如果是在别人的操作下才走到的这一步,范闲很不喜欢。
被人当做棋子随意操控,这并不是范闲心中所想的。
“接下来,还是想想办法该如何从会试上拿到好处吧。”
说这些话的时候,范建显得有些感慨。
早些时候他把范闲接到京都,为的只是让范闲接手内库,夺回他母亲留下的遗产,之后安安稳稳的当个富家翁,闲适度日。
可随着事情的发展,范闲大闹京都又遭遇了牛栏街刺杀一案,最后更是在形势所迫下不得已只能出使北齐,差点回不来。
如此种种,范建心中着实有些后悔。
“是。”
见范建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范闲笑着劝慰道:“还请父亲大人放心,以后我绝对会保护好自己的。”
虽然范闲猜不出范建心中想的什么,但不出所料的话,应该和自己有关系。
所以范闲才会有这般言语。
听到这话,范建微微点头,继而摆手道:“回去歇着吧,你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别来回跑。”
“范闲闻言,立即点头应声,而后躬身行礼,这才离开了书房。
听着窗外时不时响起的鞭炮声,范建目光远眺,一时间,心中浪潮涌动。
而与此同时的监察院内,陈萍萍的心情也相差无几。
但是和范建想的不一样的是,陈萍萍此时后悔的是,为什么没有让范闲早点来京都。
在澹州城成长的这些年,范闲错过的太多太多了。
若是他能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别的不说,单单是心智谋略一项,绝对不会输给太子二皇子之流。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范闲的眼界并没有因为在澹州成长而受限。
念头至此,陈萍萍转着轮椅退出暗室。
“影子。”
随着陈萍萍的呼唤,影子倏然出现在不远处。
行踪鬼魅,捉摸不定,是暗杀之道的精髓。
“院长。”
影子微微侧身,面罩下遮掩下,看不清表情,只是铁面下那双眸子带着浓郁至极的冷意。
“如今一处无人带领,你说,若是让范闲暂领一处主办的位置,如何?”
“可。”
面对陈萍萍的询问,影子的答复非常简单。
监察院共分为八处,一处负责监察朝中官员,二处负责情报收集,三处精通药物毒物,四处则是监察京都之外的各级官员,五处是黑骑所属,六处精于暗杀,七处负责刑审,八处则负责书籍刊印,舆论向导。
这八处中,除去自杀的一处主办朱格,剩下的七处都有主办,特别是四处,四处主办言若海是陈萍萍的亲信,如今还有代主办言冰云等待述职。
所以整体看来,只有一处让范闲接手最为合适。
陈萍萍双手交叉,眉眼中带着丝丝纠结:“只是不知道那孩子会怎么想。”
提及范闲,向来杀伐果断的陈萍萍总像是变了个人似得,格外优柔寡断。
“他早些时候就对监察院不感冒,不知道现在想法变了没有。”
“院长肯把监察院交给他,范闲应该会同意。”
影子寡言少语,不善言谈,听到陈萍萍的这些话后,反应更是直接。
陈萍萍摇了摇头,招手示意影子推着自己走走。
“你说错了,不是交给他,而是还。”
陈萍萍转头看着偌大的监察院,语气分外感慨:“这监察院,本就是他的啊!”
影子没有吭声,只是推着陈萍萍往前走去。
行至一半,陈萍萍突然改变了想法:“走吧,去石碑处看看。”
叶轻眉所留下的石碑就在监察院门外,上面沾满了灰尘。
看着石碑,陈萍萍眼神中多出几分怀念。